本报讯 (通讯员 雷子德) 近日,笔者开车从凯里往炉山方向出发,出了炉山隧道,往右看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新建的大型厂房。厂房外,吊机在运作,数名工人在安装外墙;厂房内,技术员在安装刚运来的机器设备。
“我们争取在本月底前完成安装调试,明年开年就招工,设备全部启动,进行批量生产。”贵州晶源磁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叶锋说。
今年是该公司入驻炉碧经济开发区的第7年。7年来,公司从第1条生产线发展到第8条生产线,员工有280余人。
眼下,公司正在完善的新厂房,准备安装投产5条生产线,招工200人左右,预计年产值1亿元。
“我们生产的是铁氧体磁性材料,属于电子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等南方地区。人们平常使用的手机充电器、电磁炉、电视机、冰箱、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基本上用到电的,都会用到我们的产品。”吴叶锋介绍。
据了解,该公司2024年的年产值接近2亿元,新厂房投产后,预计2025年公司的年产值达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