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2月25日

从江县东朗镇:

抓好群众“三子” 为乡村振兴精准发力

本报讯 (通讯员 黄海兰) 近年来,从江县东朗镇始终将保障村民的生活质量摆在突出位置,盯紧村民“食”的关键环节,在“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上持续发力,让村民在一粥一饭间品味幸福滋味。

稳抓“米袋子”,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粮食安全是民生之本,东朗镇多点发力、多措并举,让村民的“米袋子”装得满、质量优。鼓励外出务工群众将闲置土地租赁给在家务农村民种植,合理调配资源,避免出现土地撂荒现象,让每一寸耕地“物尽其用”,2024年东朗镇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95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1.029万吨;并大力推行“油菜+水稻”轮作模式,持续推进秋冬种工作,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实现“一田多用”发展目标。

丰富“菜篮子”,增添餐桌多彩滋味。东朗镇将“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让村民的“菜篮子”装得满、种类多。从村民喜欢之“食”出发,精准发力。发展辣椒产业2710.5亩,为减轻“椒农”负担,免费发放辣椒苗 433.68万株、有机肥料 135.52吨,降低农民的种植成本;并大力发展“订单式”辣椒良品种植,成立合作社收购辣椒,畅通销售渠道。如今,朝天辣已成为东朗“强村富民”的一张产业名片。

充实“肉盘子”,满足群众食用需求。东朗镇坚持走生态养殖、循环发展的路径,紧盯养殖产业源头,以惠民政策捂紧养殖农户的“钱袋子”,让村民的“肉盘子”装得满、营养足。加大养殖产业扶持力度,扩大源头供给。实施稻田鱼养殖项目,发挥稻田与鱼共生的生态效益,2024年免费发放鱼苗1.94万斤,惠及820户4542人,实现“一田双收、一水多用”的目标。借助民族活动,拓宽销售渠道。依托民间“赶集”、“斗牛”、“芦笙节”等活动,养殖户将养殖的牛、羊、猪肉等新鲜的肉类产品拿到集市进行售卖,设置专门的售卖点,以“人流带动促销”的形式,提升产品销量。通过传统工艺将肉类加工成独具特色的“腌肉”“腌鱼”等产品,味道独特且保质期长,方便人们在感受热闹的民族活动氛围之余,还可以购买特色产品带回家品尝,进一步拓宽销售范围,为村民增收。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4-12-25 从江县东朗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79824.html 1 抓好群众“三子” 为乡村振兴精准发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