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2月25日

数智赋能 聚焦教育教学数字化

□ 杨洪琴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教育教学正迎来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变革。数智赋能,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助力教育教学走向更加高效、个性化、智能化。

2024年9月8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教育》一书出版发行,其中专门有一章内容《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时期如何用好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改变学生的学,变革教师的教,进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高水平发展。

2024年1月29日至31日在上海举办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大会以“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为主题,共同探讨数字教育的实践与创新、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数字教育评价、数字变革对基础教育的挑战与机遇,为教育创新路径、重塑形态、推动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可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时期,数智赋能教育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时代新要求,更为变革课堂教学提供新思路。

一、数智赋能,重塑教育教学新形态

数智赋能教育,技术变革课堂。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迭代更新,教育教学形态已在悄然改变。数智赋能,即利用数字技术和智能手段为教育教学提供支持和创新,涵盖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多种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适时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这势必要求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期具备较强的数字素养。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前实时选择适当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预习;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灵活选择智慧教学工具,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签到、主题讨论、随堂练习、课中抢答等环节均可利用智慧教学工具实现实时互动、学习及时反馈;课后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发布拓展学习资源、依据平台数据分层设计发布学生作业进行复习巩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很多环节发生在云端,人工智能技术记录和分析了学生的学习轨迹,老师充分运用智慧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学工具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使得教学更精准化、更有针对性教学服务,同时让学生在智慧教学环境中随时随地爱学、善学、乐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个性化的学。创设智慧型课堂,重塑课堂教学新形态。

二、数智赋能,彰显教育教学数字化新特点

(一)打破教与学的时空限制,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教育教学数字化使得教与学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平台、移动学习应用等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这种打破时空限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选择,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丰富教与学的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数字化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与学的资源。如教育部打造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各种优质的教学视频、电子书籍、在线测试等学习资源。教师也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获取、加工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数字化教与学资源可以实现共享,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提供学生个性化学习,优化学习效果。

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2023年2月13日)上的主旨演讲提到“数字教育应是适合人人的教育”。教育教学数字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学生私人定制化学习路径,优化个人的学习效果。

(四)培养教师数字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2022年11月30日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这对数智赋能教育教学的教师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培养教师数字素养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明确的方向。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不断学习数字化技能,借助变革的数字技术,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如智能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智能问答和作业批改,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管理和作业批改,节省时间和精力。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测试和学习平台进行有选择性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绩效。

三、数智赋能,面临教育教学数字化新挑战

(一)物质条件:数字鸿沟与硬件设施

1、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是指由于经济、技术、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在数字技术的应用和获取数字资源方面存在的差距。在教育教学数字化过程中,数字鸿沟可能会导致部分地区和群体(主要为教师和学生)无法充分享受数字化教育带来的便利,导致区域数字壁垒和信息不对称情况,进而影响优质数字教育辐射范围和教育均衡发展。

2、硬件设施

走访部分小学课堂和大学课堂,发现教学环境中提供的如触屏一体机,会存在断网和设备陈旧等原因,导致教学硬件设施成为摆设,无法真正落实数智赋能教育数字化教学的需求。而教育教学数字化需要良好的技术设备和网络环境支持。这类似现象势必影响教育教学数字化顺利开展。此外,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技术支持。目前很多学校无法做到配备维护人员和更新设备的能力。

(二)人为因素:教师与学生数字素养

1、教师数字素养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数智赋能教育教学数字化的效果。但目前部分教师的数字素养还比较低,无法熟练掌握数字化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在具体的教学环节,缺乏灵活运用教学软件功能进行课堂师生的实时互动,导致教学方法和评价形式较为单一。

2、学生数字素养

学生的数字素养和自律能力也是影响教育教学数字化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目前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生在学习过程洪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检索、加工、管理、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良好的自律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数字化学习。然而,部分学生的数字素养和自律能力还比较低,特别是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时,很容易迷航或者注意力不集中。

四、数智赋能:聚焦教育教学数字化新路径

(一)加大教育数字化投入力度

数智赋能教育教学数字化,需要完备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撑,打造完善的智慧教学环境,故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教育数字化的投入,改善技术设备和网络环境,缩小数字鸿沟,优化教学环境。可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教育数字化建设,为教育教学数字化提供技术支持和持续服务。

(二)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

第一,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是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的关键,学校应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安排相关数字化意识、数字化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等方面的培养,切实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数字化教学能力。如通过组织线上线下培训课程、开展教学竞赛等方式,激发教师在参与中学习和应用数字化教学工具,体验数智赋能教育教学数字化的便利。第二,运用智慧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运用各学科数字化教学工具,发挥数字化技术的功能优势,恰切的运用教学各环节。如可以尝试利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课堂师生的实时互动和反馈。第三,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工具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进行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精准化教学。

(三)培养学生数字素养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检索、加工、管理、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良好的自律能力。第一,可以通过开设数字素养相关课程,如北京市属高校已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贵州省高校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开设通识必修课《数字素养通识课》。第二,开展数字素养相关实践活动等方式,如全国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大赛,通过参与活动和比赛,以赛促学,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自律能力。

(四)建立健全教育教学数字化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教育教学数字化评价体系,可以科学评价教育教学数字化的效果,检验数智赋能优劣情况。具体的教育教学数字化评价体系各指标维度可以包括教育数字资源利用效率、教师数字化教学效果、学生数字化学习效果等多个方面,这为推进教育教学数字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因此,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数智赋能的优势,实现教育教学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具备人工智能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2024-12-25 1 1 黔东南日报 c279834.html 1 数智赋能 聚焦教育教学数字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