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资聪) “林岗葱茏,茶园青翠,农舍别院,小桥流水,垂柳依依”。近日,走进凯里市大风洞镇青杠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诗画农庄。
“以前打工跑浙江,现在家门口的活都做不完”,青杠林村青杠林组村民潘武英乐哈哈说道,她觉得现在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近年来青杠林驻村帮扶工作队与镇村共同商议,聚焦市场,一起谋划乡村产业,大力发展油茶800亩(1亩=0.0667公顷),白茶1500亩、蓝莓700亩,共解决务工就业1.5万余人次,发放工资130余万元。
如此实事,不胜枚举。州人大常委会机关自帮扶联系大风洞镇青杠林村、都力村、杉树林村以来,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抓手,以五个“用心用情”真帮实扶,持续助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用心用情抓支部,强化党建领航。持续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今年以来,协调资金1.5万元支持三个村两委的公务开展,党员没有因违纪违法受到处分。坚持把培养和发展乡土人才作为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用好身边“活教材”抓农村党员警示教育,有效增强了农村党员的纪律规矩意识。
用心用情抓产业,强化致富增收。州人大常委会领导、机关党组负责同志等多次深入帮扶村调研产业发展等情况,为乡村谋发展、促振兴。积极协调青杠林村、杉树林村2024年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140万元。持续做强“一村一特”主导产业。推动凯里平良贡米列入2024年贵州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帮扶农产品。实施杉树林村水晶葡萄100亩避雨栽培。持续推动青杠林村的1500亩白茶、700亩蓝莓连片基地发展。
用心用情抓帮扶,强化底线守护。抓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加大对“三类户”和新增低保户的监测。今年来,累计走访脱贫户、监测户1300余次。协调15万元资金用于水晶葡萄产业路硬化,支持25吨化肥用于帮助各村开展农业生产,协调700只鸭苗用于帮助脱贫户发展养殖。三个村共动员107户脱贫户(监测户)申报产业奖补并开展验收,获得奖补资金99.802万元,户均增收9327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协调资金2.4万元和大米40袋、油40桶用于各村开展特殊重点人群的走访慰问。
用心用情抓人居环境整治,强化和美乡村建设。全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解决都力村群众接水入户人引水管2300米(共计6700元),协调资金2万元、水泥50吨用于帮扶联系村的和美乡村建设,协调捐赠资金2万元用于青杠林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8万元用于太阳灯路灯安装。目前三个村水电讯等“户户通”设施完备,村庄庭院整洁,乡风乡韵浓郁。
用心用情抓基层治理,强化群众的内生动力。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建立诉求收集与解决台账,积极协调资金,争取项目。共收集群众诉求47个,解决群众饮水、基础设施改善等诉求12个,走访群众210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36起,办理实事45件,解决实际困难37个。以自然寨为单位,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组织农户召开“坝坝会”,引导党员群众破除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风陋俗。以每周例会通报村级人居环境情况为契机,组织动员党员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协同村“两委”建立积分超市,采取积分制管理的方式,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工作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