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综合报道
12月28日,州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凯里举行,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25年全州经济工作。
会议精神在与会代表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谋划“十五五”规划主动仗,干字当头、迎难而上,坚决完成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本次会议总结了2024年全州成绩,明确2025年经济工作的要求、目标和任务,是一次凝聚思想共识、鼓舞士气干劲、提振发展信心的大会。”黔东南州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龙青松说,发改部门将以“桥头堡”建设为抓手,加强政策研究,项目化、清单化承接国家、省政策落地实施。抓项目扩投资,围绕“两重”“两新”等重大战略,紧盯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资金投向,加强项目谋划,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抓产业建设,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加强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低空产业发展。抓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抓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强州府”行动,加快“桥头堡”核心区建设,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抓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强化经济运行监测服务,促进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助力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新菊表示,州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对2025年全州经济工作的精准部署,为明年和今后的农业农村系统明确了方向。下一步,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实施粮油单产提升工程,坚持提高单产和品质并举,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确保全州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5万亩、产量稳定在133万吨以上。二是要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机制,持续巩固“3+1”保障成果, 确保衔接资金用于产业比例达63%以上,到户类奖补35%以上。三是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持续推进“6个100万”提升工程,促进酸汤、蓝莓、三穗鸭、锦屏鹅、黄平牛等优势单品的提质增效,推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5%以上。四是深入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建立健全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同步落实制度,构建“五有”长效运维机制,改造农村厕所2万户,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试点村79个。五是要全力抓好农业领域争资争项和项目投资,用好“一图三清单”,谋划推进10个农业“两重”项目,有力推动特色食品产业招商,积极争取意向变合同、合同变投资、投资变实物。六是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坚持和改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切实增强农村内生动力,为全州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州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明年黔东南文旅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措施。”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常海说,明年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第一,抓好景区联动改革,从规划联动、经营联动、管理联动方面抓好“三机制一保障”,推动景区联动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第二,抓好“两个提升”,即旅游业态提升和旅游服务提升。第三,要努力争取在三个方面取得新成效:一是围绕“景景串飞”、低空旅游、节庆赛事、研学、红色旅游等,创造出更多的消费新场景,提升消费水平;二是加大州外、境外“两外”的宣传营销,提升游客量的新增长;三是大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促进乡村赋能有新成效,继续擦亮“村超”、“村BA”“村歌”“村T”“村火车”等系列“村”字号品牌,把“一时火”变成“一直火”,通过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有新成效。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接下来将以此次全会精神为指引,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在各自领域精准发力,为黔东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共同绘就全州发展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