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12月30日

“黔货出山”有新天

—— 我州借贵广高铁之势实现“黔货出山”大迈步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莉 龙思全 杨育森

冬日初升的太阳,温柔地照射在苗乡侗寨的大地上。贵广高铁线上,一列列复兴号动车组在我州榕江、从江境内穿云破雾,呼啸而过,是连接,是桥梁,更是希望!

贵广高铁开通十年来,为我州带来了高铁经济走廊的辐射效应,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有序流动,也开启了经济发展引擎,助力“黔货出山”大迈步,大大提速了乡村振兴进程。

“李总,您好!这是我们公司最近准备的元旦春节农特产品礼盒——从江好礼大礼包,里面有百香果系列产品和果干、果酒,还有当季的从江椪柑等,您看一下,感兴趣的话我们见面沟通!”12月16日,在从江县七香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展示厅内,该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吴秋香正忙着视频与佛山客商李先生进行当季的产品销售对接工作。

据了解,2017年从江县七香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近年来,该公司结合从江县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全力推动“从江百香果”全产业链建设,打造“从江百香果”产业品牌,建成贵州第一个以百香果为主的农产品集散中心,着力推动百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广高铁开通后交通便利,早上我们还在从江准备展品,下午就能带着展品到广州参展,做到了有展必参。仅开展百香果产品推广活动,我们一年都要坐高铁跑大湾区市场10多次,今年中秋、国庆我们销往大湾区市场的百香果26万公斤,销售额300万元。”吴秋香向记者介绍说,随着贵广高铁的开通,公司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增强了投资吸引力,还对扩大市场、加快产业集聚、吸引人才和技术创新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搭上高铁快车,也让从江县各地种植百香果的村集体、村民尝到了“甜头”。目前,从江县共有14个乡镇种植百香果,2024年农户散户种植584户,2025年已经预定种植1820余户,群众主动参与种植,增长明显。

今年8月,在贵阳举办的贵州省首届百香果品鉴会上,由专家组成的鉴评组对全省选送的33个百香果样品进行了科学、公正、认真、细致的鉴评,最终,从江县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的好成绩。

从江县刚边乡加么村太阳坡村民王老利作为从江县获得一等奖殊荣的个人,他告诉记者:“当时,我和其他村合作社的人一起坐着高铁去贵阳参加评比,很方便。获得一等奖,我很兴奋,县里专业的技术员服务到位,感谢他们。我自己也开了眼界,坚定了信心,我们从江的百香果有品质、有市场,明年大家要越种越好。”

据悉,从江县紧紧围绕“树品牌、降成本、强服务、拓市场、见效益”,把百香果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初显成效。2024年,从江县种植百香果22671.66亩(1亩=0.0667公顷),预计产量1.36万吨、产值3.26亿元。

贵广高铁的开通,拉近了从江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距离,也让从江百香果、油茶、香猪等各种农特产品“黔货出山”,销量倍增。2024年1-11月份,全县农产品销售4.9952万吨,销售额完成7.4948亿元。

近年来,榕江县致力于打响非遗名片,通过多种途径探索、传承、保护、创新非遗,赖蕾非遗手工坊、倚山人手造工作室等文创工坊应运而生,快速融入市场,在服装、工艺等领域大放异彩。

自贵广高铁开通后,榕江与粤港澳大湾区两地畅通无阻,交流甚深,也为榕江县当地的非遗手工艺品开辟了新的展示窗口与销售渠道。

12月18日,记者来到坐落于榕江县三宝侗寨车江坝区的侗布研究院,只见一楼展厅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布品、侗衣、箱包以及“村超”系列玩偶等文创产品。

“说到近十年公司的发展,我是很骄傲的。2016年我们的销售额是三十几万元,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销售额已经将近一千万元了。”贵州木帛布艺文化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赖婷告诉记者。

曾经,非遗手工艺品销售渠道狭窄,市场有限。公司的织娘守着传统技艺,找不到订单,公司的发展停滞不前。赖婷想到的是不能坐以待毙。

“我记得非常清楚,贵广高铁开通后,2015年我就带着公司的28位织娘坐着高铁去了广州、深圳,拜访那边的独立设计师和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老师,他们给了我们非常专业的建议,让公司的发展看见了曙光。”赖婷告诉记者,“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认为我们的产品只有非遗元素,没有非遗设计,所以接纳度有限。而通过这次走出去以后,也了解到村寨和市场之间缺少了信息的建立。”

乘着贵广高铁的东风,赖婷与织娘们走出去了解到了市场所需,同时,也请回来了高校专家、设计师现场指导。近年来,公司生产的非遗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订单源源不断,不仅贴合市场,也打开了公司品牌的知名度,公司发展步入正轨。

“这两年榕江的‘村超’出圈,贵广高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我们公司生产的非遗文创产品‘村超牛’也成为了‘爆品’伴手礼。”赖婷自信地说,要借助“村超”把非遗推向世界更大的舞台上而努力。

为了让榕江县的非遗手工艺品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更有竞争力,榕江县非遗中心项目申报负责人石庭明向记者介绍道:“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全县各级非遗传承人的培训,提高他们技艺生产的水平;同时,聘请专业的设计师,积极与企业对接,守正创新,设计出更多符合当下审美的非遗产品,拓展市场。”

贵广高铁的强劲赋能,仿若破晓曙光,穿透苗乡侗寨,使黔东南“黔货出山”得以跨越山海,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将持续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黔东南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 2024-12-30 —— 我州借贵广高铁之势实现“黔货出山”大迈步 1 1 黔东南日报 c280290.html 1 “黔货出山”有新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