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洁茹 潘文) 近日,剑河县2024年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银绣融合文创培训班开班。来自剑河县仰阿莎街道馨怡社区、思源社区、幸福社区等3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
走进苗绣馆,“叮叮当当……”金属敲击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培训现场,学员们或敲击穿孔,或剪链为环,专注地将银片做成各式组件,一件件精美的银饰雏形逐渐显现。而在另一侧,绣娘们则围坐在一起,手中的针线在真丝面料间穿梭,色彩斑斓的丝线在绣娘们的巧手下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通过课堂讲学和实操练习,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不仅提升了技艺水平,更深刻理解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和刺绣艺术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原本我也会一些简单的刺绣,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更多的苗族刺绣技艺,今天又学习了银饰制作这门技艺,感到很开心。以后我要更加认真学习,做出更好的作品,来传承和弘扬苗族优秀文化。”学员杨艳桃说。
据了解,此次培训为期7天,邀请到苗族银饰、刺绣非遗传承人及非遗文创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和分享,向学员们详细介绍苗族刺绣、银饰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创意设计等知识,增强学员对传统银饰刺绣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自觉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
“举办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非遗手工艺人的手工技艺,拓展文创思维,鼓励学员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创产品,丰富文旅市场,带领手工艺人在家门口致富,努力推动全县文旅市场融合发展。”剑河县非遗中心综合室主任杨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