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姜泽光 谢达意) 近日,在剑河县磻溪镇八卦村的山林中,村民们正三三两两在林下劳作。一株株黄精幼苗被种到地里,让这片山林又增添了新的生机。村民们三人一组,一人挖沟填土、一人放苗、一人施肥,默契的配合让劳作十分高效。
八卦村位于剑河县磻溪镇东北部,森林植被茂密,气候适宜,十分适合黄精等中药材的生长。
“2022年,经过村‘两委’的多方考察,八卦村十分适合种植黄精;2023年我们便发展了150亩林下黄精种植,长势很好;2024年我们决定再种150亩。”八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年勇说。
黄精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为稳定。据潘年勇介绍,黄精的生长周期需要三到五年,因此,他们的产业计划更着眼于长远未来,打造一个具有持续生命力的产业是八卦村实现振兴的基础。
“下一步,我们要做好黄精管护,让这个项目产生好的收益,增加村集体的收入。”潘年勇表示。
村级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多方的协同助力,当地党委、政府积极推动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统筹产业资金和技术力量,指导和帮助村级合作社和种植农户开展中药材种植。据了解,2023年磻溪镇黄精种植面积达363.28亩,2024年持续扩大种植面积400亩。此外,该镇的丹参种植也发展迅速。
“我们强化党建引领,选择和培育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党支部和合作社,引导群众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中药材,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帮助合作社实现项目的启动和管理,加强技术指导,解决市场难题,让产业得到健康的发展。”磻溪镇党委书记蒋登铭介绍道。
近年来,剑河县结合林地资源丰富的实际,积极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将中药材产业列入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重点规划,制定了《剑河县6个100万提升工程中药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围绕钩藤、淫羊藿、黄精、天麻、太子参、石斛、白及等优势单品,着力打造中药材产业集群,推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据悉,目前全县已发展中药材种植16.8万亩。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