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娅琳
近年来,森林康养作为大健康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正在逐渐成为我州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目前,麻江县有森林康养基地1个——蓝梦谷蓝莓森林康养基地。该基地位于麻江县龙山镇蓝莓生态旅游景区内,面积2.82平方公里,集蓝莓种植与研究、加工、观光、康养为一体。2020年,蓝梦谷蓝莓森林康养基地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卫建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四部委评为第一批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
麻江县以蓝梦谷蓝莓森林康养基地为中心,结合周边乌羊麻景区、药谷江村景区共同发展,通过景区差异化建设,吸引周边不同年龄阶段游客前来游玩。
积极探索基地经营管理新模式,通过房屋出租、农副产品出售等经营方式,最大限度地将基地内的各类资源整合,吸引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为促进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性作用。一方面,为了产业深度融合,民宿采取一栋对口一农户、一户产出供给一栋民宿用度的运营模式;另一方面,完善康养服务产业链,吸纳当地群众在基地内从事保安、保洁、服务员等相关工作。同时,群众依托康养基地进行自主创业,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困难。截至目前,解决80人以上的稳定就业,40人以上依托基地进行自主创业。
坚持“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原则,鼓励支持现有的森林康养基地,采用“景区+康养业态”模式,通过完善旅游交通、综合服务、旅游安全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适度适时发展森林康养业态,增加森林康养设施,实现各类森林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化、规范化发展。通过深度融合乌羊麻苗寨景区、药谷江村菊花园景区,建设森林康养酒店(民宿)6家、床位265个,中型以上餐厅5家以上,停车场4个、1100个停车位。
“蓝梦谷蓝莓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58.55%,优势树种有马尾松、杉木和枫香,空气负氧离子达2000个/cm3,PM2.5 含量小于20ug/cm3,空气质量等级为优,地表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GB 3838Ⅱ类标准,空气中平均细菌含量小于400个/cm3,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麻江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吴家相介绍说,依托麻江县蓝莓资源及山水田园,整合周边农旅资源,按照“森林康养+大数据”的理念打造乡村生活森林康养基地。
近年来,麻江县以“一个核心、一条发展轴、两大功能区”的战略框架,致力于打造有序发展的森林康养产业。
——“一心”,森林康养综合体服务中心。依托县区基础设施,以森林康养产业和文化旅游为核心,打造集文化、商业、旅居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森林康养产品,致力于提升饮食、住宿、交通、购物等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咨询服务体验。
——“一轴”,康体文化产业发展轴。依托交通干线和核心景区,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均衡,连接多个景点和文化地标,形成集休闲、娱乐、教育、体验于一体的康体文化旅游带。
——“二区”,高山观光度假森林康养集聚区。以麻江县西部乡镇公路干线为依托,串联全县山体、少数民族村寨、避暑民宿等资源,完善观景平台,美化道路绿化景观,打造标志性景观,发展避暑康养模式,引导自驾游、自行车运动等康体活动,形成集森林观光、度假等多元化产品于一体的集聚区。其中,浅山民族民俗文化康养休闲区,依托麻江县东部道路和少数民族村寨,利用森林资源建设环形步道,举办体育活动,如自行车赛、篮球和足球比赛,吸引游客体验森林康养,建立康养驿站,提供服务和休息场所,打造森林康养沐浴区。
未来,麻江县将积极促进森林康养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通过整合当地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计划至2035年建设完成13个森林康养项目,其中五个为重点项目,分三期实施,以“蓝莓康养地・蓝色梦麻江”为品牌,聚焦提升康养旅居、丰富研学康养、创新疗愈康养、拓展运动康养和优化“全龄颐养”为重点。加强林业基础建设,提升康养服务,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塑造康养特色,实现大健康、林业、文旅、乡村振兴等产业的协同共赢。麻江县,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四方宾朋,共赴康养之约,同绘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