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道东
2024年12月9日,凯里市快活林酒家成功获得了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这是凯里市酸汤产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凯里市快活林酒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传承人吴笃琴女士于1986年创建。“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传承苗家民族特色产品,生产绿色生态健康食品’的理念,创造性地把苗家古老的酸汤技艺与现代生物技术进行融合,以享誉国内外优质高原辣椒为原料,保证产品原料新鲜货源,生产出的酸汤系列产品不仅味道纯正,而且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健康饮食习惯。”吴笃琴说。
凯里市快活林酒已建有白酸汤和红酸汤智能化自动生产线2条,可年产各类优质酸汤10000吨,公司已取得和申请中的商标83项、专利20项。
凯里市市场主体中共有涉酸市场主体346户,其中企业26户(酸汤加工企业仅4户)、个体工商户320户。“凯里酸汤火锅底料”被中国食品协会评为全国三大特色火锅底料。“凯里红酸汤”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6年凯里市获得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酸汤美食之都”荣誉称号。
为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李强总理视察黔东南关于做大做强“一酸一甜”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州情精准谋划,黔东南州综合施策部署酸汤产业补链强链工作,成立了酸汤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提升工作专班,召开了酸汤产业质量提升会。
为做大酸汤产业,凯里市趁势而为,组建酸汤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凯里酸汤产业发展。
凯里积极推动酸汤产业园建设,凯丽交旅集团牵头打造酸汤特色街,打造凯里高山流水酸汤博物馆旗舰店和酸汤美食街,旗舰店选址于民族风情园盘古寨,致力于打造集美食体验、酸汤文化展示、民族歌舞演技为一体的综合场馆,目前正在开展设计和招商引资工作;酸汤美食街拟选址于民族风情园和万博金溪巷,目前正在开展规划和经营主体招商工作,与11家企业进行了初步洽谈。
凯里大力推动酸汤小镇建设。计划在下司镇淑里村佛山大道东侧,规划用地面积约1784亩,规划酸汤博物馆暨休闲娱乐区、科技会展区、加工示范区、综合服务区“四大功能区”。
酸汤产业链的打造需要建设酸汤原料基地种植规模4.1622万亩。其中完成辣椒种植面积3.2214万亩,凯里在碧波、大风洞、炉山、下司、龙场、湾水等14个镇街,创办辣椒示范点7个共701亩;完成西红柿种植0.4117万亩 。
凯里还建设酸汤加工制造中心。在金源大道北侧规划建设912亩凯里酸汤及生态特色食品加工制造中心。目前,共建有各类酸汤制品生产及包装线28条,产品类别23种;餐饮单位342家(限上餐饮企业8家)。在炉碧经济开发区(含碧波、万潮工业园区)建成酸汤产业园,已落户酸汤加工企业4家(其中规上企业1家:黔酸王,规下企业3家:田园食品、亮欢寨、苗酸酸)。2024年1-11月酸汤规上工业产值5800万元,预计全年酸汤工业产值8000万元。围绕“酸汤+”产业发展目标,凯里着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做好酸汤产业“一图三清单”发展图谱,编制酸汤产业链图。
“一碗酸汤盛悲凉沧桑,红白酸辣咽世间冷暖。”酸汤是乡愁,更是味蕾里的记忆。贵阳市的贵厨酸汤牛肉店,里面有湾水、旁海、小黄、高增、岜杉等众多的包间,每到下午五点,包房爆满,大厅的食客络绎不绝,云南诗人胡刚爱吃上凯里酸烫后,对凯里酸汤鱼赞不绝口,广西科幻作家彭彦表达对凯里酸汤牛肉的喜爱,这话也引起了重庆科幻作家吴越的共鸣,他们计划购买酸汤底料回乡。相信作为黔东南地方特色饮食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凯里酸汤必将走向世界。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