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1月04日

公共设施二维码不能一贴了之

如今,不少景点、城市道路等公共场所的公共设施都张贴了二维码,通过扫码有的可以聆听讲解介绍,有的可以提交投诉建议。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这些二维码有的位置太低,得蹲下才能扫描;有的模糊破损,无法使用;有的扫码之后,却识别不出有效信息,甚至弹出广告……市民呼吁进一步规范公共设施二维码的设置,加强后台管理维护,为市民生活提供更便捷的服务。(1月3日《北京日报》)

公共设施张贴二维码,本应是便民服务的新途径、城市管理的新手段,然而实际情况是,一些公共设施的二维码存在诸多问题,公共设施二维码不能一贴了之,切勿忘却便民的初衷。

公共设施贴上二维码,既是技术的发展,也是便民服务意识的增强,旨在为民众提供多样化服务,市民只需拿出手机一扫便能了解相关信息。但实际上,一些公共设施的二维码形同虚设,不但扫不出 “真实内容”,反而问题重重,令人气恼。一些公共设施的二维码成了“表面工程”,扫掉了市民的兴致,使便民变成了添堵。

公共设施二维码不可一贴了之,首先,要实现规范化。这一方面需要拟定相关制度,另一方面要严格推行,确保落实。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需经所在区市政市容管理部门批准并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设施二维码标识。但这只是针对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其他公共设施未被涵盖,这需要尽快完善;其次,职能部门要定期巡查,一旦发现张贴有误或是存在模糊难以识别,或是扫出广告等问题的二维码要立刻整改和更新;再次,构建动态数据库,根据公共设施的变化实时更新二维码链接内容,让信息保持新鲜有效。二维码内容不能“一成不变”;最后,对于存在失职行为的相关人员要予以惩处。同时,还要加强安全保障,运用加密技术、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为二维码戴上“安全帽”,抵御黑客攻击,保证市民扫码无风险。

公共设施二维码承载着城市智慧化升级的期望,它不应是匆忙贴上的“装饰标识”,而应当成为连接市民便捷生活、精细城市治理的牢固纽带。公共设施二维码不能一贴了之。

○ 王军荣

--> 2025-01-04 1 1 黔东南日报 c280978.html 1 公共设施二维码不能一贴了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