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1月06日

雷山县:

“三能工程”促发展 美丽乡村迎客来

本报讯 (通讯员 雷荣轩) “游客能走村串寨,万客能走进万家,万家能迎接万客”。近年来,雷山县将“三能工程”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创建的一个杠杆,依托“三能工程”推动城景融合、城乡融合、软硬件融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全县乡村振兴。

前不久,方祥乡水寨村的苗族同胞迎来一年一度的苗年。与以往不同,今年的水寨村家家户户开门迎客。节日当天,激情洪亮的高排芦笙曲响彻村头,拦门酒、跳芦笙、打糍粑、拔河比赛等多彩民俗轮番上演,丰富的节日活动让现场的主客宾朋们玩得不亦乐乎。

水寨村位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是该县较为偏远的山村,同时也是远近闻名的“高山冷水鱼村”。寨内青山环绕、绿水穿流,稻田与村庄相映成趣,稻花鱼滋味肥美,是近两年来比较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村寨之一。

为留住游客,近年来,水寨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水资源,做足“生态+”文章,在大力发展高山冷水鱼特色养殖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渔耕体验、加强民宿和餐饮等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等新型业态,逐渐打造出渔业养殖、餐饮垂钓、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体验活动,促进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在与水寨村反方向的另一处高山上,郎德镇南猛村的乡村旅游也正在火热发展中。去年11月,恰逢雷山县苗族同胞十三年一度的鼓藏节,南猛村作为该县推出的“万家迎万客 万客进万家”乡村深度游项目试点村,在节日期间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30万元。热闹的节日氛围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到南猛村体验苗族鼓藏节。

为做好乡村旅游,南猛村没少下硬功夫。近年来,该村将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整合各方资源统筹推进,投入290万元资金攻坚整村地下管网建设,并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引导农户自建和改造户用卫生厕所。同时,制定了村民贡献度积分管理办法,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特殊贡献等设定了6类28项积分内容,通过积分制奖励机制,把村民引导到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上来。

乡村治理有效,移风易俗也变得轻松起来。在过去,苗族鼓藏节期间,主人家广邀亲朋前来过节,须以猪腿作为回礼相赠,有的人家过节要杀好几头甚至十几头猪才能备足礼品,伤财费力的同时还极易造成铺张浪费。而在这次鼓藏节期间,雷山县部分村寨的村民们主动开展移风易俗,将原来的猪腿回礼变成含有茶叶、米酒、腊肉、香菇等乡村农特产品的“大礼包”。

“我们就想着怎么既能保留节日的味道,又能宣传我们的产品,所以就尝试推出了这一款带有当地特色的礼包,也能带头在村里形成移风易俗的好风气。”丹江镇乌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杨磊说。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雷山县通过不断引进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项目,完善村寨基础设施,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全力打造以西江景区为核心,辐射龙塘、乌东、白岩的半小时生态山居民宿旅游经济带,积极构建“体旅+生旅+康旅”三位一体生态旅游圈,着力实现以西江景区为轴心,辐射带动全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格局,持续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2025-01-06 雷山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81045.html 1 “三能工程”促发展 美丽乡村迎客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