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绪柳) 近日,笔者走进锦屏县平秋镇石引村要甲山茶叶基地,只见茶民们正忙着运苗、打穴、栽苗、浇水,各项工序有条不紊,忙碌的身影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田园画卷。
“每天早上七点,我们就到这儿来干活。早开工,早收工,回去还能兼顾家中农活。一天能有一百多块的收入补贴家用,真的很不错。”村民潘秋桃一边分苗一边说。这种劳作模式,合理利用了村民时间,既不耽误农活,又能增加收入。
冬季是茶树的休眠期,也是茶树移栽的黄金期,在休眠状态下,茶树的生命活动显著减缓,其呼吸作用、新陈代谢以及水分与养分的消耗均降至较低水平,这一特点有利于提高茶树苗移栽的成活率。为抢抓种植时机,石引村牢牢把握茶树移栽的黄金期,积极扩大种植面积,从选址到开垦、选苗到栽种,整个流程毫不懈怠,历时数月,当下已接近尾声。
“这次新增了400亩的种植面积,大概种植160万株茶苗。茶山上每天都有二三十人在劳作,到目前发放的劳务工资近60万元。这些新茶树的成长周期是四年,养护好了,一亩能有7000元的收益。”茶场负责人吴化潭介绍道。
平秋镇地处锦屏县西北部,平均海拔约800米,是高山云雾茶生长的黄金海拔,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平秋镇的茶叶产业发展势态良好,已成为平秋镇的重点打造产业。
近年来,平秋镇依托土地资源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有序流转荒坡地用于栽种茶树,并吸纳周边群众务工创收,为群众开辟致富新路径。据悉,平秋镇目前种植茶叶共计2167亩,覆盖石引、桥问、高坝3个村。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