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余天英 通讯员 袁仁雄) 随着春节的临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返乡季。为充分利用这一时机,促进返乡劳动力顺利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榕江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并创建了“121”模式。该模式通过优化服务阵地、创新宣传方式、搭建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对返乡劳动力的系统谋划、动态监测和分类施策能力,做好返岗劳动力的就业服务工作。
建好“一个服务站”。聚焦外出务工群众期盼和需求,该县整合现有资源,打造集就业咨询、技能培训、岗位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该平台不仅提供政策解读、就业指导等咨询服务,还根据返乡劳动力的实际需求,定期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及时将就业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2024年共建成3个中心服务站、40个示范村服务站,累计提供咨询服务11万余人次。
抓好“两条宣传线”。该县采取“线上+线下”齐发力方式,开展岗位信息推送服务。线上借助短信、网络、微信公众号推送和“乡村主播”直播等形式,宣传自主创业补贴、创业场所租赁补贴、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线下通过组织就业服务专员、驻村干部、村“两委”和3782名结对帮扶干部,根据摸排返乡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就业岗位、就业地点和岗位需求等情况,上门发放就业创业宣传资料,推送就业岗位、用工信息。2024年共召开返乡人员座谈会16场次,入户走访宣传1万人次,发布信息700余条,开通直播42场次。
用好“一个交流群”。积极优化“1+20+N”公共服务体系(“1”即1个县人社局微信群主平台,“20”即20个乡镇、街道微信群分平台,“N”即N个村、社区微信群特色平台)。第一时间将优质岗位信息、就业创业政策、社会保险政策等送到返乡劳动力手中,确保“时时有服务”,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2024年累计推送就业培训信息300多条、岗位3万余个,帮助解决问题100余个。
在“121”模式的推动下,榕江县已成功帮助数千名返乡劳动力实现就业。下一步,该县将不断完善服务阵地、创新宣传方式、搭建交流平台,为返乡劳动力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就业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