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鸿斌) 近年来,天柱县联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党员志愿服务新形式,持续提升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多样化水平,将党员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加强阵地建设,志愿服务常态化。依托“巾帼微家”“零工市场”“乡愁记忆馆”“老年助餐试点食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益童乐园”等阵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探索建立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队伍接单的“三单模式”和24小时快速响应机制,确保服务阵地直抵前沿、紧贴群众开展服务。聚焦“一老一小”和基层治理,开展“邻里守望关爱老人”“爱心妈妈”等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将志愿服务嵌入现有民生保障工作。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三单模式”联动志愿服务活动173次,服务残障人士和特殊群体130人次,举办文艺活动14场次。
强化队伍管培,志愿服务规范化。打造“民间民俗、扶贫帮困、法律服务、理论宣讲、义务消防”等八支志愿服务队伍,形成“8+N”的志愿者专业化队伍格局,提供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等志愿服务,营造和谐文明的氛围。2024年以来,通过开设党员便民服务窗,增设物品寄存、失物认领、民事代办等服务项目,定期为社区内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走访慰问等,充分运用物业智慧平台,做好安全生产、人员排查、文明创建等工作。目前,联山街道主动为业主提供寄存服务8502人次,代交水电费630次,张贴温馨提示602张,安全消防检查1960次。
坚持需求导向,志愿服务多样化。不断创新社区治理工作思路,强化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惠民社区打造出“五心”志愿服务社区治理体系、幸福社区建立“爱心积分超市”、滨江社区组建“萍姐帮帮团”、三星岩社区创新“30”社区工作法,各社区通过志愿服务品牌推行“社区大服务+群众微服务”模式。聚焦社区困难家庭、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通过设置“微心愿”“问题墙+回音壁”等形式,组织社区党员、爱心人士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344次,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实际问题52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