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1月12日

杨美代表:

指尖苗绣绽芳华 就业帮扶写担当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聂蕾 刘汉钦

2016年,杨美从大山里搬迁至凯里市,在这里,她拥有了新机遇、新生活。这些年,她奋发努力,在苗绣、民族服饰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作为州人大代表,她积极发挥自身所长,为地方发展、文化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位于凯里市开怀街道上马石社区的贵州兴美宏杨服饰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赶制春节前要交付的两千件民族服装。身为公司负责人,杨美虽然每天起早贪黑忙个不停,但内心却感到非常充实。

“随着我们‘村超’‘村BA’‘村T’的出圈火爆,也让黔东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到了更多更远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喜爱我们苗侗文化,推动了民族服饰的销售,目前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销量很好。”杨美乐呵呵地说。

得益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2016年杨美一家搬到凯里市上马石安置点,也是从那时起,杨美开始意识到,从小跟着长辈学习制作的苗族服饰,不只是生活必需品,它还可以成为大家谋生的出路。

杨美说:“要在市里生存,得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特别感谢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我们搬来的时候给我们开办了移民夜校,我还记得第一次培训的内容就是服装制作,那时就给了我启发,我觉得我们的苗绣、民族服饰市场也很广阔,就开始付诸行动。”

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在政府的扶持帮助下,杨美于2018年创办自己的民族服饰企业,开启了创业路。她的产品不仅保留了苗绣的原汁原味,还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深受市场欢迎,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杨美告诉记者,上马石社区里80% 的妇女都会刺绣,但因为这些绣娘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所以在工作时间和模式上,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做工。就这样,她带领着周边搬迁群众一起,探索出一条“楼下车间、居家就业”的新路子,在通过技艺拓展事业的同时,也能让更多的妇女拥有更高的收入。

5年来,杨美带动了社区移民群众18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约1.5万元。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十三五”励志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贵州省“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公司也被评为“人大代表产业(创业)示范点”。作为州人大代表,杨美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她不仅要在苗绣领域取得成就,更要为群众发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平日里,她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绣娘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倾听她们对于传承和发展苗绣产业的心声。并积极走访群众,为大家办实事、解难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接下来,我将继续致力于民族技艺和民族文化传承,帮助更多易地搬迁妇女实现就业增收。”杨美说,对于即将召开的两会,她充满了期待。

--> 2025-01-12 杨美代表: 1 1 黔东南日报 c281771.html 1 指尖苗绣绽芳华 就业帮扶写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