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在麻江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扎实推进“桥头堡”建设,着力“扬优势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按照“五个坚持”工作要求,全县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产业培育成效明显 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全县农业生产基础不断夯实,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7%、3.8%。深入实施“6个100万”提升工程,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1%、7%、62.3%、6%左右,获得绿色食品有效期内认证证书4张。科技、品牌赋能农业生产,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8%,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2%以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达14个。
在招商引资上,2024年引进农业产业项目3个,投资总额1.18亿元,累计到位资金0.27亿元。按照李强总理“以品质树品牌,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指示要求,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全县蓝莓种植8.76万亩,产量3.99万吨、产值8.05亿元。宣威罗伊、平定设施大棚种植蓝莓试验成功,延长麻江鲜食蓝莓供应季,麻江县成为全省唯一的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建设培育县。
麻江始终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战略,工业动能稳步释放,坚持抓主导产业、抓龙头企业、抓产业链条、抓要素保障、抓生态环保、抓平台建设,在发展中扩张总量,在创新中提质增效,“3+N”工业产业体系初具规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立足产业定位,完成麻江县“3+N”产业“一图三清单”编制,按照上游、中游、下游绘制了产业链图,建立了在建项目、在谈项目、拟招企业清单,成功招引工业投资项目1个,总投资3.5亿元,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8.51亿元。
和兴技改、景晟环保技改、远帆设备更新等项目有序推进;明洋二期改造、新增2万吨酸汤发酵扩建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总产量达6万吨),玉梦酸汤获中国酸汤第一品牌、全国酸汤销售第一认证;汇源麻江蓝莓全产业链项目稳步推进,完成果浆车间、果汁车间、锅炉房、碳基车间以及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一条生产线安装,已生产刺梨汁100余吨,有力推动特色食品产业实现量与质的飞跃;年产5万吨电熔白刚玉、谷硐重晶石矿产品深加工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矿产品精深加工取得重大突破。
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1亿元,增速19.2%,全州排第7位;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6亿元,增速13.8%,全州排第6位。其中:三大主导产业总产值完成12.68亿元,增速20.7%。工业投资完成3.4亿元,增速125%,全州排第1位。
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旅游产业稳步提升。麻江县旅游产业链“一图三清单”,编制招商项目13个,完成招商精包装项目4个,开展外出招商12次,引进产业项目2个,引进优强企业1家。同龢状元府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蓝梦谷纳入2024年贵州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区(基地、项目)建设单位公示名单,“麻江县苗岭36道拐”入选2024年“中国骑行地图”,垚森怡变山庄纳入贵州省2024年示范农家乐公示名单,地球仓蓝梦生态酒店、同龢状元府民宿纳入贵州省2024年示范民宿公示名单。
成功举办“夜战状元杯”周末篮球联赛、迎“五一”庆“五四”系列赛事活动、“清江赛龙舟 麻江品蓝莓”等赛事活动。2024年1-11月,全县接待游客211.01万人次,同比增长35.94%,旅游综合收入21.14亿元,同比增长34.94%。
城乡建设步伐增快 融合水平稳步提升
“桥头堡”建设稳步推进,凯麻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完成蓝莓小镇交易中心A区配套基础设施中室外配套综合管网及园区道路、绿化工程等施工扫尾工作,完成蓝莓小镇核心区水电路气污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争取2024年“桥头堡”财政专项资金项目2个,获得资金3918.8万元。县人民医院迁建,G210、G320改扩建,瓮马铁路,汇源蓝莓全产业链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城市建设稳步提升,开工改造老旧小区732户,建设改造城镇燃气管网12公里,实施完成危旧房屋改造项目1个31套,完成“保交房”199套。麻江县汽车客运站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677万元、新增建成社会公共停车位20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30个,启动实施了麻江县智慧路灯改造和管理维护项目,完成安装节能灯1172盏,完成室外公厕改造5座,正在新建广建片区公厕一座,完成县城“小微公园”一期工程项目,建成“小微公园”6个,新增4.88公里健康步道,新增林荫路1.78公里。实施县城市政人行道改造提升25336平方米。新建5G基站129个,全县城镇化率52.02%。
坚持推动“两改两治理”融合发展,乡村设施不断完善。完成50户以上木质房屋连片村寨“电改”78户,完成“厕改”1871户,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垃圾收运平均正常运行率达到95%以上,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县乡道路面改造工程33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0公里、危桥改造7座、农村危房改造13户。围绕新型城镇化招商编制完成“一图三清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梳理重点在建项目7个、重点在谈项目16个、拟招企业11个。二小分校、二中分校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预计2025年春季学期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项目、县中医院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目前,全县共有9家私立托育机构,共计托位数525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06个,已超过省级指标值。养老机构新增护理型床位50张,占比达75%,新建4个儿童之家。
重点改革深入推进 发展动力逐步激活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州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出台《中共麻江县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麻江实践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对标中央、省、州决策部署,推进机改、企改、旅改、园改重点改革任务,探索山地高效现代化农业发展改革机制等一批重点改革事项。
深入开展“千万工程·花园联创共富服务综合体”推进乡村振兴2024年“一县一试点”创建,成功举办全国研究生乡村振兴案例大赛、第二届“科创中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出版《“千万工程”的实践与应用——基于贵州省麻江县等地的探索》一书纳入长安街干部读书会目录。正在参加农业农村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典型案例评选。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正在培育3家;登记技术合同9项,金额3.875亿元,同比增速262.82%,全州排第2位;指导县域内企业积极申报各级科技项目,其中1家企业参与申报2025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申报资金1700万元;8家企业申报2024年省级科技支撑项目,获批3个,立项资金150万元;10家企业申报2024年州级科技项目,获批2个,获得项目资金45万元;指导4家规上工业企业获得科技补助(奖励)经费共计29.8万元;组织麻江明洋食品有限公司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贵州赛区复赛,荣获成长企业组一等奖,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全国赛荣获成长组优秀奖;选派10名科技特派员(省级5人、州级5人)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助推乡村振兴。
在国企改革方面,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定印发《麻江县监管企业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办法(试行)》《麻江县管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专项运行规章制度7个,指导修订完善《党委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11个,进一步强化长效机制约束,着力规范企业权力运行。
在化解债务方面,精准制定偿债计划,落实一揽子化债举措,稳妥化解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未出现债务“暴雷”事件。实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四大集团公司聚焦主营业务,积极作为,提高转型升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金杏集团强化“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在贵阳市成立贵州金杏嘉锦图设计公司,设计业务遍布全省,市政公司、交建公司、江诚公司劳务施工业务成为本县主力军,在都匀、六盘水等地也实现了突破。蓝莓集团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蓝莓全产业链发展,麻江蓝莓首次亮相沙特利雅得国际食品展并成功签订300万元订单。
在营商环境方面,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大改善三年行动,对标大湾区先进营商环境标准,完成县乡两级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工作;创建“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工程项目联合审批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审批服务机制;推出企业信息变更、开办餐饮店等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创新办税“五区分流”转型升级获全省推广,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针对重点招引项目和企业诉求办理,成立5个项目专班;研究制定《麻江县营商环境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优化企业诉求办理流程。压实“一联系三服务”制度,积极服务企业190家(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化解企业诉求73个,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相关问题44个;充分发挥“企业之家”和代办员作用,为企业帮办代办相关业务180余件(次),切实提升企业服务质效。
扎实推动“四大行动”专项整治工作,整治招商引资承诺不兑现、营商环境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着力化解拖欠企业账款308个,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企业协调申请贷款5000万余元,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
全力拓宽发展瓶颈 不断巩固保障能力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加大耕地恢复整治力度,加快推进违法占耕问题整改,严格耕地种植用途管制,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完成州级下达地方储备粮油任务,实现粮库信息化监管全覆盖,新建粮油仓储设施仓容2.5万吨,粮食能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强化能源运行调度服务,做好煤电油气稳定供应,加快燃气进园区、进城镇、进景区项目建设,有效保障生产用能和居民用能安全。紧扣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主线,以安全生产“秋季攻坚战”“打非治违”等行动为抓手,狠抓道路交通、消防、工业、文旅、建筑施工、防汛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通过压责任、排隐患、抓宣教和强应急体系建设等举措,有效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的发生。
2024年,全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50%,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夯实。深入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积极推动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长江警示片问题整改,顺利通过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和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考验,没有被列入负面典型案例。鸡冠岭矿山生态修复在2023年长江警示片中获正面肯定。
妥善处理景晟化工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7%,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基层治理基础不断夯实。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快解决信访和“两拖欠”问题,推动化解“问题楼盘”等风险,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麻江、法治麻江建设,常态化推进以扫黑除恶为牵引的社会治安“1+6+1+N”重点工作,严惩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扎实抓好难点问题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实现83.76%的监测对象风险消除。持续巩固提升“3+1”保障成果,确保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实现学前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全覆盖。
不断深化佛黔协作,争取佛山市财政援助资金5035万元,实施项目36个。争取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投入无偿帮扶资金265万元。以实施帮扶项目为抓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构建“校友之家”平台,有效发挥校友企业资源、市场和渠道优势,不断提升校友企业和友好合作企业助力企业协作、产业升级、产品加工研发和消费帮扶;聚焦“一酸一甜”主导产业,谋划麻江酸汤及蓝莓产业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强品质树品牌;承办2024年全国研究生乡村振兴案例大赛,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方案”;设立“远山的梦想”教育基金,提升“教育扶智,帮扶育人”,研究生支教团8人接续教育帮扶,继续为麻江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
就业增收工作持续提升,认真贯彻落实省级“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农村劳动力省外就业32581人,其中通过“八个渠道”有组织输出省外就业15981人,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达71%。指导贵州明洋商贸有限公司、贵州正秀本草非遗传承有限公司、麻小莓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参加黔东南州首届“乐创黔东南”比赛分别获先进制造组第一名、绿色经济组第二名、乡村振兴组优秀奖,贵州明洋商贸有限公司、贵州正秀本草非遗传承有限公司分别获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贵州省选拔赛省级决赛主体赛先进制造组二等奖、绿色经济专项赛三等奖。
持续巩固和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成果,新增评选州级示范幼儿园2所,省级薄弱园提质验收3所。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实施第二小学分校、第二中学分校改扩建工程,完成25所义务教育学校提质改造、6所学校运动场改造、10个教学设施设备采购等项目,同步实施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学校育人环境、硬件设施焕然一新。县第一中学通过省级三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复查评估验收。
全面推进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八个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县中医医院正式开诊。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儿科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立项,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3个专科获得州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立项。完成谷硐镇中心卫生院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杏山中心卫生院顺利通过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全面完成6个乡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和卒中单元(哨点)全覆盖;为13269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完成妇女宫颈癌筛查3005名、乳腺癌筛查2007名,免费为4536名初中及以上学生进行一次性结核病筛查。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26万人。
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5630人、93679人、4736人、13525人。城乡低保平均标准提高到808元/月、6852元/年,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共计5700万元。抓好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顺利完成2024年省对县(市)养老服务高质量考核各项指标。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覆盖率三项工作均按月完成,麻江县养老服务清单覆盖率100%,指标全州排名第1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运营率达100%。
特困供养对象集中入住139人,照护率23.81%,照护率达标,呈正增幅。经济困难失能人员累计入住13名,照护率185%,排全州第1位。
逐梦新起点,奋进正当时!麻江县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州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五个必须统筹”,按照“扬优势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要求,坚持抓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抓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抓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抓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抓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突出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加快“桥头堡”建设,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力以赴推动麻江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版图文均由麻江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