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1月15日

谷陇镇翁板村村民杨光兴逆袭记:

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华丽转身

图为村民在采摘吊瓜

本报讯 (通讯员 彭俊) 近日,笔者踏入黄平县谷陇镇翁板村的杨光兴家,便能听到他与农户们热烈地交谈。“老杨,今年我家种了10亩吊瓜,收入5万元,明年打算扩种30 亩,多亏有你带路!”“价格不错,我明年也加30亩。老杨,你现在可是村里的名人,带着大伙种吊瓜致富!”老杨与农户们忙着讨论收成与来年计划,不亦乐乎。

杨光兴,这位73岁的中共党员,也是笔者结对帮扶脱贫户的“亲戚”之一,虽年逾古稀,却精神饱满、干劲冲天。吊瓜,学名栝楼,多年生藤本植物,一次种植多年受益,投资小、风险低、周期短、见效快,收益远超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是绿色生态农业的典范。老杨便是凭借吊瓜种植踏上“致富快车”。

回首创业之路,老杨不禁苦笑。2012年,为照顾家庭,他放弃高薪工作回乡种烤烟,一干十年。奈何受土壤、天灾与技术等因素影响,积蓄耗尽还欠下外债,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日子过得紧,因为我的坚持,让家人跟着受苦。”老杨感慨。直至2022年,在政策帮扶下改种吊瓜,不仅还清债务,还走向富裕,家门口创业带动村民就业,成为村里的产业发展示范户。

2024年,老杨家50亩吊瓜销售一空,净利润超13万元,2025年计划再扩30亩,此刻已在筹备开垦与物资。望着暖炉,老杨笑道:“如今70多岁,月入过万,以前不敢想,日子如这炉火般红火。”

老杨脱贫后不忘乡亲,带动群众就业创业,提供技术指导。“大家帮我过上好日子,我也要助村民致富,独富不算富,共富才是真。”在他带动下,全村50多户种植吊瓜超1000亩,荒地变身增收“聚宝盆”,村民增收有了保障。

谈及村里变化,老杨滔滔不绝:“柏油路通村口,水泥路到家门,路灯照亮乡村夜,自来水入户,民俗活动丰富,广场笑语欢腾。村风也日益向好,文体爱好者增多,牌桌赌徒减少;守法公民增加,违法违纪者寥寥;勤劳致富成风,懒散之人渐少。”

翁板村党支部书记龙平表示:“近年来,村党支部凝聚党员力量于产业发展,发挥示范引领。像杨光兴这样的党员,主动探寻产业路径,宣传政策、传授技术、助力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提速,唱响新时代奋斗之歌。”

--> 2025-01-15 谷陇镇翁板村村民杨光兴逆袭记: 1 1 黔东南日报 c282272.html 1 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华丽转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