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文富) 近年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以“党旗领航∙籽籽同心”为品牌,围绕“一体、两翼、五重点”“双高”建设任务,将党的建设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合,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全过程办学育人,基层组织强基壮骨。学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举措,“五聚五化”筑牢思想防线。深化思政改革,完善“三全育人”格局,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思政教育工作评估优秀单位等荣誉。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现有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1人;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省级示范点2个。
党建引领全要素教学升级,人才体系培优培强。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三结构、三能力、三精神”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注入动力。深化“三教”改革,10个专业开展“1+X”证书试点,参与国家教学标准建设3项、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2项,打造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2个,省级“黔匠工坊”2个。荣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3项、技能竞赛项目奖270余项,毕业生满意度98.47%、用人单位满意度100%。
党建引领全链条深度融合,产教科研转化提速。聚焦行业,建成产业研究院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技术研发中心4个、特色智库2个、专家工作站1个,产出763项科研成果。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孵化12个创业项目,输出10套技术解决方案,校企协同开发15门课程,共建8个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银脉”相承,“盛饰”华章》项目获职教赛道创意组金奖,实现了学院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零”的突破。
党建引领全领域优化师资,人才队伍增能焕新。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多层次专业群梯队。实施“校本培训、国内访学、企业锻炼、海外研修”四位一体培养体系,建成3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名师工作室、1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培育州管专家9人、校级领军人才9人,引培博士14人、高级职称42人。
党建引领全方位拓展服务,使命担当躬行不辍。 建立4个大健康平台、7个技术技能中心、2个重点实验室,组建4个省级服务团队及1个以博士为核心的高层次科研团队。主持完成《黔东南州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等10项规划标准,苗药团队获评省级创新团队称号。 《星光照晚清——守护乡村失能老人公益服务项目》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该学院还积极推进智慧职教建设,开通校园5G融合双域专网,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完善智慧学习空间。不断拓宽国际合作渠道,获批国际学生招生资质,与10所境外高校合作,深化国际标准共建,为学院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