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朱胜攀) 近日,岑巩县客楼镇开展与接边地区联防联控联建活动,石阡县、镇远县、岑巩县各接边乡镇100余人参加活动及座谈。
球场上,来自石阡县、镇远县、岑巩县的参赛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比赛,他们步伐矫健、站位灵活、攻防迅速、默契配合,在猛烈进攻与顽强防守之间巧妙转换,伴随着进球的哨声,赛场瞬间被点燃。
据悉,客楼镇地理位置特殊,地处二州市(黔东南、铜仁)三县(镇远县、石阡县,岑巩县)交界处,与接边地区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
近年来,客楼镇深入推进“党建+”治理模式,构建“1+1+N”多元共治模式,建立健全跨县联防联控机制,探索支部联建、信息联通、纠纷联调、治安联防“四联”模式,将“党建网”与“治理网”紧密融合,确保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前不久,我自行车不慎丢失,立马到派出所报案,通过客楼派出所和五德派出所的联合办案,两个小时后就把我的自行车找回来了,办事效率非常高,真正把我们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客楼镇辖区群众龚光福高兴地说。
“作为政法一线干部,我们始终致力交界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加强与周边地区协作与信息共享,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防联控机制,更有效地预防了矛盾纠纷,应对了各种突发事件,为构建更加安全的交界地区贡献力量。”石阡县五德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熊双波说。
该镇坚持接边地区“群众工作共抓、情报信息共享、矛盾纠纷共调、社会稳定共创”的工作原则,聚焦源头治理,主动加强与镇远、石阡等毗邻地区的沟通联系,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新时代接边地区“四联”模式,实现了交界土地山林重大纠纷“零新增”“民转刑”“刑转命”案件“零发案”,与毗邻乡镇、村联合共同组织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先后荣获“国家卫生乡镇”“全省文明乡镇”“岑巩县2022年度平安岑巩建设示范乡镇”等称号。截至目前,镇班子成员带队到接边乡镇交流学习、对接联防联控工作等事宜1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78起,解决群众再就业、就医、就学等问题220余件,成功实现20年来重案、大案、命案零发生。
“下一步,客楼镇将以此次系列活动为崭新起点,与接边乡镇力争从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应急协作、文旅活动等方面创新协作发展新模式,大力弘扬团结友谊传统,认真总结发展经验,共同维护好社会稳定,切实巩固好两地睦邻友好关系,确保在治安防控、生态保护、突发事件应对等重点领域实现无缝对接,高效联动,为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作出贡献。”客楼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宣传委员谭燕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