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刚刚闭幕的州两会上,州委主要领导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过去一年,全州上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补短板惠民生,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为建设锦绣黔东南凝聚了磅礴力量。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州两会锚定2025年民生工作重点,就是为了让全州各族群众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更呼唤党员干部用心用情践诺。全州上下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走进寻常百姓、倾听民情冷暖,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携手共创美好生活、共享幸福明天。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必须在“用心”上深耕细耘,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更好统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锚定目标任务、把握关键环节、抓实监督问效,一件一件接着办,一步一步接着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办好就业增收、教育医疗、养老托幼、安全稳定以及“水改”“电改”“渡改桥”等民生实事,分类解决好兜底性、普惠性、改善性民生,切实把群众所忧所盼的心头难事、牵肠挂肚的民生要事、挂在嘴边的身边小事办到心坎上,让黔东南人民日子更加温暖、更有盼头。我们必须在“用情”上持续着墨,牢固树立和践行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始终和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摸清民生冷暖、摸透民情民意,在倾听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破题解难新招,在回应关键小事中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以更深感情为民服务,以更大力度为民办事,以更实举措为民谋利。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奋进中国式现代化黔东南实践新征程,只要我们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群众呼声为导向、把群众需求当责任、靠群众满意立标准,黔东南在走高质量发展的恢弘长卷之上,定当再添美丹青,再绽新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