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1月20日

黄平县:

培育电商人才 赋能“流量经济”

本报讯 (记者 任栎铭 通讯员 王文琴) 近年来,黄平县以电商与直播相融合为突破口,以直播电商孵化中心为平台,采取“培”“育”“挖”“带”的方式,积极探索“流量时代”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了“流量”变“销量”、直播赋能乡村振兴。2024年,黄平县共开展直播电商人才培训三期,孵化152人,实现电商网络零售额4200万元。

做好“培”训工作。进一步整合政府、产业、企业三方力量,筛选产业资源或文旅特色突出乡镇,深入挖掘区域特色,配备相应设施设备,重点打造“电商直播双创+电商全渠道运营+人才孵化”一体化乡村网红直播示范基地。采取“理论+实操”的方式,重点突出在实操,把课程变成直播间、课程搬进集市、课程走进景区,通过PK、奖惩、挑战等实操方式教学让学员充分掌握直播技能,提升学员对直播行业的认知,激发学员借互联网创业就业的潜力。

抓实孵“育”工作。通过3个月“家长式”“全程式”对签约学员“手把手”“712”的孵化后,再次选出优秀学员进行6个月的精准孵育,打造一支本土“直播大军”。同时,大力拓展“电商+直播+带货”的“线上引流+线下消费”渠道,鼓励支持各类经营主体采取直播带货、短视频等形式展现乡村生活、讲述乡村故事、宣传乡村文化,通过直播电商的示范引领,使直播电商走进田间户外、景点街边、餐桌店铺等,为“黄平滋味”系列农特产品插上“云翅膀”。

创新开展“挖”掘人才。对全县网红直播人才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全县网红人才台账,邀请聘请有一定粉丝量的网红直播人才作为基地顾问,帮助其对接优质、低价带货产品,更好为黄平县的好产品、景区、故事发声。

丰富直播“带”货方式。利用国庆、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产品推介活动,鼓励支持新媒体、短视频拍客等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推出导向鲜明、形式鲜活、具有黄平县特色的正能量作品。鼓励引导网络主播走进田间地头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销售本地优质农特产品,助力更多群众实现增收。同时,对本地优质农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精准营销,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本土品牌。

--> 2025-01-20 黄平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82889.html 1 培育电商人才 赋能“流量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