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雪 刘小帅)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们的出行观念也从“参观打卡”演变为更注重“研学体验式”出游,通过探寻景区文化,感受景区的独特气质。这个冬季, 雷山县郎德苗寨景区通过“非遗+研学”,让景区冬季旅游持续火爆起来。
进郎德苗寨景区,一场场充满苗族特色的民俗体验游不断开启。来自北京的亲子研学团穿过十二道拦门茶,来到表演场内,观看热情洋溢的民族节目。表演结束后,研学团的小朋友们享受着苗寨冬日的惬意,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写生活动。
“因为平时都是从新闻图片上看到少数民族村寨的样子,今天身临其境,感觉特别震撼。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亲子研学团家长康莹说道。
与此同时,景区研学基地里的蜡染、吊脚楼搭建等一系列非遗体验活动也吸引了研学团的孩子们。他们通过亲身学习体验,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也对苗族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吊脚楼的房子不是建在地面上的,而是由地下那些柱子撑起来的,然后柱子底下可以放牛羊或者农具,我觉得这样的建筑很好,很环保。”亲子研学团小朋友王玥文说。
近年来,郎德苗寨景区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旅游产业链,让游客游得开心、玩得尽兴,该景区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持续探索“研学+”,不断催生新场景和新业态,为乡村游注入新动能。
“我们根据郎德苗寨推出了多元素和定制课程,通过理论和参与感十足的体验过程吸引游客,提高郎德研学品牌曝光度。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荣誉单位,与非遗传承人共同科普和推广非遗项目,带动当地村民参与到研学活动之中,强化研学导师培训,保证每期活动都能安全有序开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挖非遗项目、研发文创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研学导师队伍建设,推动研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郎德苗寨景区研学基地负责人郎显嵘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