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潘启燕) 深冬时节,笔者走进台江县台拱街道温泉村草莓种植基地,清甜的香气扑鼻而来,一垄垄浓密的枝叶间点缀着鲜红饱满的草莓,令人垂涎欲滴,吸引了不少人前来采摘、尝鲜。
温泉村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台雄水库(台江县城水源地)位于村寨上游,光照水分充足,优势的地理位置加上草莓基地科学种植管理,造就了温泉村草莓香、脆、甜的独特口感。
杨昌举是思念草莓园的负责人,目前这个草莓园有20多个大棚,种植面积达10亩。“我们采用垄作加上防晒膜覆盖的方式种植草莓,既能为草莓生长提供适宜的光照,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减少灰霉病害的发生,还能促进草莓果实着色,保持表面清洁,让草莓更好看更好吃。”说起草莓的种植,杨昌举侃侃而谈。
2014年,常年在外务工的杨昌举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返乡创业,最开始他养过鸡、喂过猪。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流转了村民3亩农田,种起了大棚草莓。从栽培三膜覆盖、微喷滴灌到蜜蜂授粉、自然成熟,杨昌举不断掌握种植要领,从最初的3个大棚发展到20个大棚,年产草莓1.35万公斤左右,毛收入达20万元。
每年从草莓栽植、管护到采摘,明鑫草莓园负责人杨万能都会请来本村村民到大棚内务工,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这一年我在家养了鸡和猪,还在草莓园干了120多天,家门口就能挣一万多块钱,补贴家用绰绰有余。”潘多炸是明鑫草莓大棚的一名务工人员,家中有小孩在县城读书,由于周末孩子要回家,她不能去外地,便来到了草莓园务工。
在温泉村,像杨昌举、杨万能一样通过承包经营、基地务工、分红及土地流转等方式享受到草莓红利的村民还有很多。为了促进草莓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温泉村采用“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合作社规划种植,技术指导,做好销路保障,把产销对接落到实处,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我们街道始终坚持精准发力,科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目标,积极培育和发展以温室大棚产业为主的特色设施农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温泉村休闲采摘体验,激活采摘经济,让游客感受田园风光、体验采摘乐趣。”台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高光玲说。据了解,该街道共发展草莓200余亩,带动10余户群众稳产增收。
如今,温泉村的草莓产业正逐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一颗颗小小的草莓,不仅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甜蜜果”,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温泉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前景。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