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道东 罗松 通讯员 石义 杨婷婷) “老师,这个数学题,涉及到相遇问题,请您给我们讲解一下!”1月6日,走进榕江县车民街道东环阳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活动室的“四点半课堂”,只见刚放学后,又进“课堂”的孩子们正围在志愿者老师身边,请教学校课堂上遇到的难题。
“‘四点半课堂’是我们党支部聚焦‘一小’服务,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据阳光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健芹介绍道,“四点半课堂”开设以来,有效解决居民普遍存在的孩子放学后家长不能及时接、在家无人照看、课后作业辅导难等问题,赢得群众好评。
在阳光社区乡愁馆里,老人们举办象棋赛。老人们兴致勃勃地一边唠家常一边走棋,现场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氛围。车民街道东环阳光社区聚焦“一老一小”两大重点群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新模式,持续拓宽服务供给渠道,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区在百忙之中不忘关心老同志的娱乐生活,非常感谢社区老年协会的安排。”参加活动的刘成和老人啧啧称赞。
为了做细关爱服务,车民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社区干部主动认领帮扶任务,形成“一对多”的帮扶模式,确保关爱服务细致到位。每月组织社区干部联合党员骨干、网格长、楼栋长等力量,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一周一访”“电话+微信”跟踪服务,详细摸查困难老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生活现状与需求,共深入社区开展摸排行动40余次,收集并解决困难诉求16条。
在服务儿童上,紧盯“一小”,做实“课后”服务是车民街道的固定动作。通过打造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需求的“四点半课堂”,通过开设作业辅导、歌唱、绘画、手工、安全教育等特色课程,给孩子们提供“授课”和“托管”相结合的公益性暑托服务,填补孩子们放学后的“空学期”,缓解家长接送、辅导孩子的压力。目前,共开展“四点半课堂”240余场次,学生参与共4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