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卫芳
春节已过半,不少人却感到忧愁。高额红包、豪华年礼、大排场的“人情酒”等现象让传统风俗变了味。一些年轻人开始整顿春节,在尊重和传承传统习俗的同时,流行起春节新风尚。(2月2日光明网)
据报道,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年轻人主动出击,在给长辈和小孩压岁钱时,每个红包不超过20元,以此“整顿”春节,让压岁钱回归本真,让年俗回归初衷。笔者以为,年轻人“整顿春节”,这无疑是一种好现象,值得点赞,更值得提倡。
按说,年轻人给长辈和小孩压岁钱,这既寓意着一种美好,又代表着一种祝福,因而,压岁钱不在于钱多钱少,而在于心意。但近年来,压岁钱已开始“变味跑调”,不是被异化为相互攀比的工具,就是被异化为衡量亲情的标准。这无疑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其实,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挺不容易,尤其是在外面打拼的游子们,一年到头辛苦不说,赚钱也不易。笔者以为,对于年轻人开始“整顿”春节,我们不妨给予多一些的理解和支持。一方面,作为长辈应该多多体谅年轻人,多为年轻人着想,红包不在于大小,压岁钱不在于多少,只要年轻人心意到了就是最好的礼物和最好的孝心,切莫用红包的大小、压岁钱的多少来衡量年轻人的礼数和孝心,而让年轻人背负上“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希望全社会要大力倡导节俭过春节的文明意识,要像遏制“天价彩礼”那样来一次“移风易俗”, 坚决摒弃“压岁钱要给且要大”的不良年俗,让压岁钱回归本真,让年俗回归初衷,从而让年轻人也能过上一个既轻松又欢快的春节,而切莫因为压岁钱这副沉重的枷锁,让春节成了年轻人的“春劫”。
当然,年轻人也要量力而行,在给长辈和小孩压岁钱时,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大小”来定夺,手头宽裕就多给一点,囊中羞涩就少给一点,切不可“打肿脸充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