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余天英)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春节假期中,我州凭借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精心策划的旅游活动以及创新的文旅融合策略,成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目光,旅游市场燃起了新春的“第一把火”。据统计,春节期间,全州共接待游客4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均实现了超过10%的同比增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春节期间我州旅游市场的火爆,关键在于充分挖掘和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全州各地依托自身的文旅资源优势,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让游客在欢度佳节的同时,也能深入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
凯里市的“贵州村T芦笙节”“民俗闹新春·别样下司年”等活动,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韵味,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丹寨县的新春“加特林”狂欢、“铜鼓笙笙”之夜等活动,则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民族文化巧妙结合,为游客带来了别样的体验。麻江县的状元“六艺”体验活动,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黄平县的亻革 家人踩亲节以及芦笙舞、山歌、拔河等比赛,则充分展示了当地独特的民族习俗和节日氛围。
除了民族文化活动外,我州还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活动。施秉县的龙灯展演及“新春赏樱花”系列活动,让游客在欣赏龙灯艺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樱花的美丽。镇远县的“龙神嫁妹”“龙灯踩街”等活动,则以其独特的民俗表演和热闹的节日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岑巩县的10公里迎新跑、春节游艺等活动,则为游客提供了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此外,三穗县颇洞景区的“欢乐颇洞、福满新春”活动、天柱县的“回家过大年”民俗体验活动、锦屏县的“春节趣味游戏活动”、隆里古城的“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等,也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赢得了游客的广泛好评。
在市场推广方面,我州在春节前通过全网发布了“‘黔东南·好好玩’135真善美新玩法”“蛇舞新春、趣享年味,黔东南2025年春节活动合集来了”等全州重大文体旅活动信息和旅游攻略,有效提升了黔东南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州还联动OTA平台途牛网,推出了黔东南4天3晚旅游产品,并发布了旅游减免系列优惠措施,进一步激发了游客的旅游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