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迪) “时任雷山县丹江镇羊排村副主任兼会计的金某某,未按要求将收到的羊排村征地补偿款17.74万元存入对公账户,并利用职务便利将其中15万元用于个人开支,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造成了不良影响。最终,金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近日,雷山县纪委监委在会上通报了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为保障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雷山县纪委监委切实扛起政治责任,紧盯乡村振兴中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关键问题,督促驻村帮扶干部切实履职尽责,做好做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涉农领域项目等工作,严纠严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通过督促“关键人”,做好“关键事”,抓好“关键点”,全力守护好乡村振兴“幸福路”。
近年来,县纪委监委围绕政策落实、惠农补贴、耕地保护、驻村帮扶等方面,对全县乡村振兴领域违法事项进行全面起底,深化运用“室组地”片区协作机制,成立三个专项监督组,统筹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通过随机抽查、重点核查、明察暗访、数据比对等方式开展深度监督检查,深入9个乡镇(街道)及相关责任单位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针对乡村振兴领域贪污侵占、截留挪用、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问题,及工作中政策落实不力、脱离实际、盲目决策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2024年以来,共发现乡村振兴领域问题84个,转问题线索110件,立案88件88人,党纪政务处分84人。
此外,县纪委监委不断畅通来信、来电、来访以及网络等渠道,线上线下同向发力,利用公众号、电子屏、宣传栏等载体,将受理范围、举报渠道、检举人权利义务等内容进一步告知群众,让群众信访举报有门路、晓权利,推动信访举报的有力落实,形成人人能监督、人人懂监督的良好风气。
“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持续助力乡村振兴领域全面推进,针对监督检查、案件办理中暴露出的问题短板和薄弱环节,我们将整合监督力量、创新监督手段、强化执纪问责,紧盯乡村振兴领域的廉政风险点,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着力做好乡村振兴‘后半篇文章’。”雷山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