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庭培 张明辉 梅家斌) 近年来,黎平县水口镇以全国文明村镇创建为契机,持续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当地群众的精神文明素养,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近日,笔者来到水口镇平善村看到,该村生态环境保持完好,村容寨貌格外整洁,极具少数民族特色。趁着晴好天气,当地村民自发来到步道、道路外坎进行清扫,并将房前屋后的杂物归置整齐,整个村寨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村组织两天打扫一次卫生,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家住起来也舒服。”村民陆邦芝说,家家户户都主动清洁自家房前屋后,保持好环境卫生,寨子也会变得更加漂亮。
据了解,平善村在2017年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的荣誉后,便长期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容寨貌得到巨大改变,村民素质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都得到极大提高。“自从挂牌全国文明村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开展积分制和黑红两榜制度,主要从移风易俗和环境卫生等方面来开展,切实提高村民获得感。同时,开展芦笙比赛、踩歌堂等活动,提高村民参与积极性;还通过入户调查、消防检查、消防演练等提高村民安全意识。”平善村党支部书记陆庆超说。
平善村只是水口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水口镇以文明村镇创建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一体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将巩固拓展现有的文明创建成果,进一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在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上下功夫。”水口镇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刘光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