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路路 吴鹏程)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2025年全国春节 “村晚” 示范展示活动暨贵州锦屏隆里 “村晚遇元宵·来隆里玩花脸龙” 活动,在锦屏县隆里古城精彩上演。
此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中国文化馆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锦屏县人民政府承办。
当天下午两点,隆里古城东门广场舞台区热闹非凡。接龙仪式上,祭龙、画龙点睛等传统环节,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随后,游龙队伍带领着婚俗队伍、汉服队伍穿梭于古城之中,特别是腻粑龙与游客的欢乐互动,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现场,省内外游客云集。
“早就听闻隆里古城的‘花脸龙’,这次亲身体验‘腻粑龙’,感觉参与感和互动性十足,非常有趣。” 来自广州的游客吴伟平兴奋地告诉记者,“这里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魅力。”
锦屏本地游客龙俊伊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作为本地人,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锦屏,心里满是自豪。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更多人了解锦屏的文化和美景。”
据悉,本次“村晚”活动以情与味为纽带,以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为平台,有机融入了黔东南州及锦屏县乡村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振兴五大主题内容。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共分为“村晚遇元宵・游龙戏隆里”“贵州锦屏‘村晚遇元宵・来隆里玩花脸龙’”“村晚遇元宵・隆里趣味多”“村晚遇元宵・团圆龙门阵”“村晚遇元宵・篝火耀古城”五大篇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全民“村晚”大联欢。
活动现场,几位特别的参与者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隆里古城南门舞龙队的队员杨青青,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介绍道,舞龙是隆里古城的重要传统文化活动。”每年元宵节都是他们最期待的时刻,“通过舞龙,我们不仅传承了古老技艺,更向大家展示了隆里人民的团结与热情。”
来自黎平侗族大歌队的队员吴健兰,也分享了她对此次“村晚”活动的感受。她说:“侗族大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能在这个平台上展示给全国观众,我感到无比激动。希望通过我们的歌声,让更多人了解侗族文化,感受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在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锦屏县拥有两项“国宝”级文化瑰宝——锦屏文书和隆里古城。锦屏文书作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是研究当地经济、社会、民族融合的珍贵资料;隆里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承载着数百年的军屯文化。此外,锦屏县丰富的民族文化、木商文化、红色文化等,也为此次“村晚”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锦屏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金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村晚”活动是锦屏县展示文化和旅游资源的重要契机。他们希望借此平台,实现锦屏文化、美景、美食、非遗、历史和产业的全方位融合,推动锦屏县文旅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