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晓梅) 2024年以来,雷山县强化党建引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县委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抓四强”行动落实落细,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抓堡垒建设强功能。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着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聚焦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开展“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排查乡(村)后进党组织18个、先进党组织18个,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8个。制定村级后备力量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健全村级后备力量定向培养机制,选拔优秀党员、复员退伍军人、返乡高校毕业生等695名作为后备力量,2024年发展党员117名。加强村干部学历提升力度,联合职校(电大)等部门为高中以下学历的40名村党组织书记开展(第一期)学历提升工作。
抓人才培养强潜能。聚焦解决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匮乏问题,建立“精选对象分类培养、团队辅导跟踪培养、整合资源帮带培养、依托园区示范培养、激励引导双向培养”机制,培育孵化乡村管理、技能、营销人才。依托职业院校、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训基地,采取“组团式”帮扶、现场教学、基地观摩、实践锻炼等方式,帮助找问题、理思路、抓产业、谋发展。探索“政府主导+技术支撑+专项培育”新路径,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引导农技人员深入开展技术服务。采取“村级摸排、乡级审核、县级备案”方式,摸清养殖能手、种植能手、加工能手、非遗传承人等技能人才底数,建立技能人才信息库,采取委托培养、技能培训、师带徒等方式,帮助提高其职业技能。2024年服务雷山县的科技特派员共20名,目前深入现场服务688天,开展技术咨询145次,解决具体技术问题115个,推广新技术18项,推广新品种22个,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235人次,覆盖农户145户,帮扶企业、合作社28家,培养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65名。
抓集体经济强动能。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分类施策、对症下药,激活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统筹谋划。建立县领导包片、工作专班分片区、乡镇领导干部包村指导机制,强化推进“三资”清理。指导各村集体合作社将辖区内空置房屋、集体土地、森林资源等集体资源进行盘活,按照“合作社统筹、企业管理、农户分红”的发展模式,对摸排的闲置低效农村扶贫项目资产开展分类盘活,按照“边排边盘,一体推进”方式,采取完善基础设施、招强引优、优化用途、灵活重组、“瘦身”增效、强化服务等“六条路径”分类推进盘活。目前已完成盘活闲置低效项目41个,涉及资产原值0.347亿元,将“沉睡资源”变为“发展资产”。
抓乡村治理强效能。按照政治、组织、服务、任务、机制“五个强化引领”要求,大力推行群团同理、网格治理、合约管理的乡村治理机制。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加强党支部建设。从“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制度运行、任务落实、保障配套”五个方面,巩固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深化构建以村级党组织为引领,村民自治组织、群团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整合村级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力量,引领村民组建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助学基金会,组织动员群众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增强乡村治理共治力。以自然寨、村民小组、居民小组或住宅小区、若干楼栋为基本单元,对网格进行动态优化调整,把党建和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网格合成“一张网”,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