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2月17日

取消“闭馆日”让博物馆更可亲

○ 王琦

现在国内大多数博物馆会选择在周一闭馆,周一也成为不成文的博物馆“闭馆日”。但在淮安,“周一闭馆”这一惯例被打破。淮安市博物馆日前发布公告:自2月10日起每周一至周日均正常开放,不再设闭馆日。(2月12日《扬子晚报》)

博物馆,作为传播历史文化、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开放程度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公众的文化体验和满足感。取消闭馆日,意味着博物馆将无时无刻不向公众敞开其大门,这不仅仅是对公众的一种更为开放和友好的态度,更是博物馆自身发展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取消闭馆日并非只是简单地延长了开放时间,而是博物馆在多个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淮安市博物馆就已经明确表示,他们将调整设备维护和文物保护的工作时间,以确保每一位游客在任何时候来访,都能获得满意的参观体验。这种始终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是我们所期望的现代博物馆所应具备的。

此外,取消闭馆日,还有助于培养公众与博物馆之间的深厚情感。当博物馆不再是那座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文化殿堂,而是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造访的文化家园时,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无疑会随之增长。这对于提升我们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然,取消闭馆日对博物馆的管理和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确保游客获得优质体验的同时,又能保证文物的绝对安全和博物馆的正常运转,这无疑是博物馆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但这也正是博物馆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身服务的持续动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快速的时代,博物馆作为传承和展示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其角色和价值更加凸显。取消闭馆日,使博物馆变得更为亲民、更为贴近公众,这不仅是对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是博物馆在追求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的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 2025-02-17 1 1 黔东南日报 c285380.html 1 取消“闭馆日”让博物馆更可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