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林果 通讯员 王胜烜) 近年来,天柱县石洞镇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调解不缺位”,为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提供了强大动力。
创新方式方法,形成多元调解新模式。该县结合辖区实际,构建“两级联动+本土智慧”调解体系,针对侗族聚居特点,整合平安、司法、公安、妇联等部门力量,创新“双语调解”机制,组建镇村85名“侗+汉”调解队,在11个村设立“法学会”工作站,培育村级调解骨干55人。目前,通过该模式化解土地纠纷、家庭矛盾等各类纠纷19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4%,满意度达100%。
重心下沉基层,凝聚共治共商新方法。该县针对矛盾纠纷“小、杂、烦”等特点,立足抓小、抓早、抓苗头,结合“党政机关大走访活动”,推行“党员干部一线工作法”,将全镇党员干部前移到百姓家门口现场办公,通过“入户听声”“庭院议事”等形式,实现矛盾摸排从“坐等上门”向“主动敲门”转变。建立镇领导包村、村干部联户制度,确保每季度走访覆盖全部自然村,有效形成“干部沉下去、问题浮上来”的治理格局,推动全镇90%以上矛盾纠纷实现源头发现和化解。
夯实基础架构,打造解纷工作新平台。该县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以镇综治中心为中枢,统筹11个村74个网格力量,配备11名网格长、74名专职网格员及476名联户长,构建“排查-上报-调解”闭环体系。在全镇62个自然寨设立“寨管委”,推选思想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党员群众担任委员,发挥“熟人社会”优势就地化解矛盾。通过网格化管理和村寨自治双轮驱动,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形成分层递进的多元解纷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