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2月20日

蓄势聚力向新而行

——二○二四年黔东南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综述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莉

逐新无境,日日又新。

2024年,我州上下围绕“五项坚持”,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奋力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全州工业经济呈现“提速增效、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全州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增速排全省第一位。

轻纺织工业是三穗县的主导产业之一。贵州鼎盛服饰有限公司作为三穗县的龙头企业,2023年,该公司成功布局打造了数字化云工厂,将无缝针织服装的各生产板块进行设备物联、软件互联、数据智联,实现生产全过程及设备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让关键环节的生产效率提升了5倍,整体综合效能提升了40%,2024年仅前三个季度产值同期便增加了35%左右。

位于剑河县的贵州京诚药业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升级,企业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纯度在原来的基础上至少提高了20%,生产流程基本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质量和效益实现双提升。剑河县也立足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市场优势,将发展健康医药作为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力争打造贵州省民族中医药制造核心区,贵州京诚药业、金草药业、九州通剑禾药业等一批药企正蓬勃发展。

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驱动下,位于黔东南高新区的贵州亚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为增强芯片的核心竞争力,该公司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全自动封装生产设备和领先的工艺技术,建有5条自动化设备封装测试产线,目前已具备年产封装芯片10亿只的生产能力。公司还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计划在两年内将产能提高到年产封装芯片25亿只。

如今,我州高质量发展的浪潮持续涌动。

——新型工业化加力提速,各园区平台不断壮大,集群效应显著提升。当前,全州15个园区已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园区活力进一步激发。2024年,全州园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02亿元,同比增长22.9%。炉碧、台江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双双突破100亿元。

——“富矿精开”、绿色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风头正劲,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发展韧性更加稳固。优势产业显著提升,围绕“富矿精开”,初步形成了石英砂采选—玻璃生产—玻璃精深加工—光伏组件、重晶石采选—钡盐初加工—钡盐精深加工—资源循环利用、铝土矿采选—氧化铝—赤泥综合利用等产业链条。特色产业势头良好,围绕“原辅料基地建设、强龙头聚集、市场开拓、科技强企发展、标准化建设、品牌外宣提升”六大工程,推动酸汤产业全链条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数智化是“数字化+智能化”的有机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途径,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2024年,我州聚焦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抓推广强示范,坚持以数字赋能、电动贵州等新质生产力,提升工业产业发展新动能。

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深入落实“双碳”战略,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台江开发区获得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认定(为全州第一个),凯里雪花啤酒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认定,凯里新希望、凯里众鑫达、丹寨茅台生态农业、麻江明洋食品、三穗鼎盛服饰等5家企业获得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认定,成功创建三穗鼎盛服饰为全省第二家(纺织类第一家)碳中和企业。

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新增省级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32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户、省级技术创新平台1户,为推动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能。

“智改数转”取得新进展。积极打造大模型示范标杆,指导其亚铝业建设智慧矿山大模型、黔玻永太建设AI大模型、鲁控环保建设行业大模型,有效降低人工、库存、能源等成本。建立“黔东南州中小企业数字服务超市”,推广轻量级、低成本、“云化”解决方案,打造澳尔华食品、承德酒业等六家轻应用试点。完成鲁控环保5G全连接工厂建设,鼓励锦尚新材料、鑫兴钢化玻璃等一批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产线。

春风送暖满目新。当下,全州上下坚持“走在前、干在先”,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黔东南工业正不断蓄力,静待下一次厚积薄发。

--> 2025-02-20 ——二○二四年黔东南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综述 1 1 黔东南日报 c285697.html 1 蓄势聚力向新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