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曙光
春日的阳光透过湖北省老河口市酂阳街道汉口路社区“幸福食堂”的窗户,洒落在几位正在用餐的老人身上,餐桌上的饭菜热气腾腾,为这幅温暖的画面增添了几缕馨香。这是老河口市让“老有所养”的蓝图逐步变为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实景图。(2月20日《精神文明报》)
据报道,近年来,老龄化呈上升趋势,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群体日益庞大,养老问题成为群众最关心、最关切的民生问题,老河口市主动探索社区居家养老、互助养老等模式,打造家门口的“幸福食堂”。依托“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去年老河口市投资260万元打造群众家门口的食堂。通过走访、询问、实地考察等方式,详细了解老龄群众分布,在60岁以上人群较集中的老旧城区,选址3处建设“幸福食堂”,可覆盖酂阳街道60%的老龄人口,确保能够在15分钟内到达,方便老人就餐和活动。
现实生活中,老年人一日三餐的吃饭问题确实不是一件小事情,有的老年人由于岁数大了,身体又不怎么好,加上儿女平时要忙于工作,或者不在身边,再加上有的老年人腿脚不太方便,日常买菜做饭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情,但难归难,麻烦归麻烦,总不可能不吃饭吧,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独居和孤寡老人,每天的吃饭问题更会让他们感到发愁与诸多不便。
据报道,2024年10月11日,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联合发布了《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揭示了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最新态势及老龄事业的显著进步。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人,占总人口的21.1%,而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更是达到2.17亿人,占总人口的15.4%,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面对这一挑战,我国在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服务、养老保障等多个方面均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湖北省老河口市依托“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投资260万元打造家门口的“幸福食堂”,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可感可及的餐饮服务,让老年人每天吃上经济实惠又可口的饭菜,他们的做法值得点赞,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善待老人,为老年人及时送上必要的关心和爱护,才能让老年人真真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才能使他们能够真正做到衣食无忧,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