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2月24日

“全国网络普法行·贵州站”媒体团走进黔东南

本报讯 (记者 石世艳 聂蕾 刘汉钦) 2月22日至23日,“全国网络普法行·贵州站”媒体团走进黔东南,开展为期两天的网络普法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媒体力量,进一步推动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基层,增强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2月22日下午,“全国网络普法行·贵州站”媒体团首站来到榕江县,先后探访了榕江县古榕社区与贵州“村超”足球场,深入了解当地将民族文化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感受法治力量如何“典”亮百姓生活、护航乡村振兴。

古榕社区位于榕江县古州镇,是三宝侗寨的核心区域,也是“贵州村超”的发源地。在这里,媒体团跟着讲解员边走边听边看,了解当地“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基层治理机制,并现场聆听了当地普法歌队弹唱创作的侗族琵琶歌《民法典——“典”亮美好生活》等侗族民歌。近年来,榕江县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模式,将法治宣传与侗族民歌有机结合,将法治之音唱响在苗乡侗寨间,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得到提高。

新华网记者卢俊宇表示:“当地有效地利用了他们的民族特色,用民歌普法的新颖的方式,老百姓又能听得懂,让大家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普遍得到了提升,我认为这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普法形式。”

随后,媒体团走进贵州“村超”足球场,在现场观看足球比赛,并参观了“村超”公共法律服务室。

“我是第一次到‘村超’来,刚才我们跟一些检察官,包括律师还有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能够参与这次网络普法行活动,也能够让我学习到很多,对于当地的工作成效,能够进一步地加深了解。” 中国青年网曹伟说。

在三穗县,媒体团一行走进三穗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深入探访这一集法治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于一体的青少年普法新阵地。该基地于2023年5月30日建成正式开馆,是集“教、学、用”为一体的黔东南州首个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基地以“法润青禾·绽放未来”为主题,内容紧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为引领,通过融入黔东南苗侗民族特有的苗族贾理、侗族盟誓节、民歌法庭等苗侗民族法治文化激活地域文化精神内核,采用高科技互动体验技术,力求多维度宣传法律知识,让未成年人从中获益,谨慎把握人生航向。

2月23日上午,最后一站媒体团一行走进州司法局,现场聆听了州司法局新媒体普法工作情况介绍,并实地参观了黔东南法治宣传直播间,深入了解该局在网络普法方面的创新实践。2022年,黔东南州司法局深度推进“智慧司法”建设,开设了黔东南州“苗侗普法”新媒体矩阵,并成立新媒体工作室负责账号运维。随着直播兴起,州司法局结合“普法+直播”,搭建了“苗侗普法”直播间,变过去“普法课”“摆摊设点”为短视频、线上直播。

“全国网络普法行·贵州站”媒体团走进黔东南,不仅是一次法治宣传的深入实践,更是推动网络普法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此次活动通过媒体团的广泛传播,将进一步提升网络普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也为黔东南的法治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 2025-02-24 1 1 黔东南日报 c285999.html 1 “全国网络普法行·贵州站”媒体团走进黔东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