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声建 高旭) 今年以来,雷山县纪委监委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动清廉雷山建设,通过深入挖掘本土廉洁元素,抓好阵地建设、厚植清廉文化土壤,激活乡村“清廉细胞”,擦亮清廉底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护航。
清廉村居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清廉雷山建设的重要单元之一。县纪委监委不断深度挖掘本土优秀清廉资源,丰富创新载体,通过广泛征集各行各领域的廉洁作品、打造廉洁教育阵地、评选清廉幸福家庭等方式,积极开展清廉村居创建行动,结合地方文化、清廉人物、红色家风家训、乡村振兴等元素,利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打造一批特色的廉洁文化宣传阵地,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廉洁文化格局,不断推动清廉村居建设落实落细,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同时,县纪委监委指导各乡镇进一步深挖廉洁文化资源,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指导郎德镇乌瓦村、西江镇龙塘村、望丰乡望丰村等清廉村(居)利用村级活动阵地,打造清风长廊、廉洁活动室、议事亭等,让廉洁之风充盈乡村。统筹“县+镇+村”三级纪检监察力量,组织人员分别采取“清风院坝会”的方式,“送纪”进村入户,与群众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谈问题、提建议,进一步将党规党纪、民俗文化、廉政警句、家风家训等内容融入清廉村(居)硬件建设,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宣传,推动移风易俗理念深入民心,推动廉政教育走深走实,持续夯实乡村振兴清廉根基。
此外,县纪委监委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紧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民生领域、村集体“三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监督。全面梳理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完善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工作机制,通过清单化监督、入户遍访、建立线上线下举报邮箱等措施,使村级“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不断织密“小微权力”监督网,有效预防和遏制基层腐败问题发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24年以来,共发现乡村振兴领域问题131个,转问题线索110件,立案88件88人,党纪政务处分88人。
“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坚持把清廉村居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编织‘监督网’、吹出‘清廉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