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2月28日

代表建议“落地” 民生实事落实

—— 2024年州人大常委会高质高效推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莉

代表议案建议承载着民意,蕴含着民智。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办好代表议案建议,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的重要途径。

在过去一年里,州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工作、聚焦民生关切,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从提出到交办、督办多维发力,持续促进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提质增效。各承办单位在办理过程中,不断提升认识、压实责任、健全制度、规范流程、注重落实,解决了一批事关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2024年,州人大代表共提出代表建议337件。代表建议的办理,让代表“良言”变政府“良策”,群众“期盼”成民生“实事”。

助推全州经济发展

杨寰代表提出《关于借鉴广东先进做法,统筹做好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服务保障工作的建议》、谭传高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产业振兴的建议》、吴长霖代表提出《关于支持“黎从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加大金融政策落地的建议》等,经相关办理单位认真采纳和办理,使我州的惠企纾困、科技助农、政策兴产等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推动“黎从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加快,促进我州全方位、多角度融入大湾区发展,助推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推民生建设改善

石庆科代表提出《关于持续发力进一步抓好抓实就业扶持相关工作的建议》、韦清荣代表提出《关于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建议》、余恩权代表提出《关于支持民族地区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建议》、周尚艳代表提出《关于财政加大支持基层居家养老运营服务投入的工作建议》等,经相关部门认真采纳办理,着力解决了一批我州群众关心民生实际问题,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增加就业,推动社会养老服务发展。

助推文体建设取得实效

吴松桃代表提出《关于“非遗”文创产品传承保护的建议》、欧邦政代表提出《关于打造黔东南全域旅游的建议》、张才代表提出《关于充分利用“村BA”和“村超”流量契机打造黔东南州文化旅游经济业态的建议》等,经相关部门认真采纳办理,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持续擦亮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村超”和“村BA”两对“宝贝”,推动我州文旅体融合,助推我州全域旅游快速发展。全州各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把“村BA”“村超”流量热度链接到农、文、旅、体产业,努力让“村BA”“村超”成为“体育打头、文化助阵、经济唱戏”的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新引擎,加速推进文体旅游步入快车道,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助推“堵点”变幸福“支点”

谭杰代表提出《关于切实减轻基层“两委”成员负担的建议》、张炜代表提出《关于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附属基础设施维护费用建议》、张超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建议》、王方允代表提出《关于加强50户以上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建议》等,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难点、堵点问题。经过认真采纳和办理,基层减负得到有效落实,易地搬迁小区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50户以上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消防持续改善,有效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州人大常委会切实将代表议案建议转化为一件件惠民实事,确保每一份声音都被听见,每一项诉求都有回应。代表建议提到点子上,人大督到关键处,各承办部门高质量办理,各环节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实践的生动写照。

2025年,州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加大代表培训力度,提升代表撰写代表建议的能力和水平,创新督办方式,持续强化人大跟踪督办代表建议力度,继续开展建议办理考核表扬工作,激发代表提出建议热情,提升办理单位办理建议水平,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为建议提出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注入新动能。

春回大地农事忙

时下,气温逐渐回升,在天柱县广袤的沃野里,随处可见村民抢农时忙生产的身影,展现出一幅幅“春日好风光,田野农事忙”的春耕画卷。

图为2月26日,在天柱县渡马镇湾场蔬菜示范基地育苗大棚内,村民在起苗移栽。

(通讯员 潘存栋 王岩弟 摄)

--> 2025-02-28 —— 2024年州人大常委会高质高效推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 1 1 黔东南日报 c286457.html 1 代表建议“落地” 民生实事落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