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2月28日

丹寨县:

三举措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本报讯 (通讯员 王正梅) 近年来,丹寨县通过“抱团式”发展、“菜单式”服务和“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红先锋”农机服务队模范作用,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破解劳动力外流、老龄化等农业生产难题,以现代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路径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抱团式”发展,建强服务队伍。采取院坝协商会形式,召集县镇有关职能部门及村干部、农机手等,对“红先锋+”服务队抱团发展、收费标准、壮大村集体经济及其利益联结等进行讨论协商,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资源融合、社会参与”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运行机制。同时,由县级整合锦润农文旅集团、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合作社等资源,采取合作社带资、群众带机、出租农机等方式,引导社会农机具和农机操作手加入农机服务队,盘活配齐旋耕机、播种机、无人机等农机设备,为群众提供播种、收割、除虫等技术服务。目前,全县共建立红先锋农机服务队16个,村级支队98个,配备农机具333台,农机操作员193人。其中,兴仁镇通过“红先锋农机服务队”的有效运转,促进在家农机手就业80余人,使当地农业生产成本降低20%左右,农民带机入股月增收达3500元左右。

“菜单式”服务,拓展业务范围。“红先锋农机服务队”采取“政府引导点单+企业(合作社)派单+劳务服务分队接单”的劳务运行合作模式,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将农村劳务人员输送到产业基地、小型工程、企业进行务工,用工方按照劳务费的10%提留给村合作社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践行“助农惠农”理念,结合群众意愿及市场情况,以低于同类其他个人服务市场15%左右价格收取服务费用,吸引群众购买农业服务,并无偿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家庭提供翻犁、育秧、抢收等志愿服务,帮助降低生产成本。2024年以来,兴仁镇已组织5000人次到“两山”茶场、华阳茶业等产业基地及小型工程、东西部协作企业务工,预计可提留50余万元给兴仁镇22个村合作社,实现群众稳岗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收益“双丰收”。

“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质效。建立完善利益分配管理机制,明确农机服务队将纯利润按照50%用于资产入股、20%用于运营贡献及土地资源、20%用于机械设备常规更新维护、10%用于优秀单位和个人表彰的比例进行分配,由服务队所在村(居)每季度对收支台账、档案资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提升服务质效。整合审计、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联合开展常态化审查,确保专账专支,避免出现账目不清、混乱、乱收费等现象。同时,明确专人对服务队农机、物资进行统一管理,定期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报废农机具回收处置、安全技术条件检测等业务,做好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024年,服务队作业开展农机维修检查40余次,作业面积30.85万亩次、累计营收1490.76万元,净利润463.23万元。

--> 2025-02-28 丹寨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86459.html 1 三举措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