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郑振涛) “今年在谷陇镇克麻村种植太子参36亩、旧州镇大碾房村种植元胡90亩,正是管护的‘黄金时期’,管护对于中药材的生长至关重要,及时除草加快药材生长,科学合理施肥为药材提供充足的养分。种植中药材改变了我的生活,比传统农作物种植收入多很多,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提起中药材种植带来的巨大实惠,黄平县新州镇罗朗村村民杨昌贵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也是该县多年来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一个缩影。
一年好景看春耕。当前正值春耕生产农忙时节,走进新州镇东坡村贵州金草海药材公司200亩药材种植基地,周边农户们正抢抓管护的关键时期,给药材施肥、除草、检查病虫害等忙得不亦乐乎,确保药材健壮生长,为今年药材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家门口有了药材基地,这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雷坪村的村民罗贤贵告诉笔者,多年来全村都种植药材,多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有了稳定收入,也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据介绍,黄平是全省37个中药材重点县及15个中药材产业基地县之一,有野生药用动植物1000余种,常年人工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2024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3万亩,主要品种有太子参、黄精、百部、前胡等,实现中药材鲜品产量4.91万吨,培育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经营主体34家。通过狠抓中药材产业,使全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中药材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下一步,我们结合资源禀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态种植为抓手,突出主导品种发展优势,拓展延伸中药材产业链,研究开发药品、保健品、化妆品、药用辅料等,着力聚焦提质增效,提升中药材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努力推动中药种植、中药深加工、中药衍生品、康养休闲、中医文化科普等深度融合,助力全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