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张玉春
2月24日至26日,州投资促进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到广东省佛山市、深圳市开展小分队精准招商考察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州关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产业招商工作决策部署,以“链式思维”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资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此次考察活动紧紧围绕纺织服装、运动装备制造等首位产业,通过拜访、政企座谈、商会对接、招商推介、项目签约等多种形式,成功促成意向投资5.7亿元,为打造对接融入大湾区的“黔东南样板”注入强劲动力。
精准发力 推动项目落地生根
作为贵州省东出长三角、南下大湾区的“桥头堡”,我州在此次招商中精准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招商小分队重点拜访了广东省贵州商会、广东省黔东南州商会、航天建设集团深圳有限公司、佛山市兴丝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兴明珠五金塑胶有限公司等与纺织、运动装备关联的企业及商(协)会,积极寻求合作契机。同时,充分发挥商会桥梁作用,联动广东省贵州商会、广东省黔东南州商会,深入挖掘乡贤资源,深化以商招商模式。
在贵州省纺织产业招商推介会上,州投资促进局主要负责人向百余家企业发出诚挚邀请:“黔东南州规划到2027年要养成出栏5000万羽三穗鸭和600万羽锦屏鹅,不断夯实纺织产业基础。我们正围绕‘一根绒’打造纺纱、印染、成衣全产业链,诚邀大湾区企业共享‘原料+政策+流量’三重红利。”会上,我州从江县与佛山市兴丝路科技签约了服饰加工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年创税收约200万元,同时带动就业100余人。
产业融合 传统技艺与现代制造共舞
我州独特的产业融合基因,成为此次招商的强大底气。
文化赋能成效显著,苗绣、蜡染等18项非遗技艺融入产品设计;流量加持作用突出,借势“村超”“村BA”年超亿人次的超高曝光量;运动装备制造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产业链条持续升级,三穗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纺织产业核心区,全州已集聚85家关联企业,为高端面料生产奠定了产业基础。
考察期间,由黔东南籍企业家陶幸程执掌的深圳市兴明珠五金塑胶有限公司天柱县建筑垃圾消纳场项目备受关注。该企业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设环保处理中心,陶幸程表示:“家乡情怀及家乡的‘贵人服务’增强了我回乡投资建设的信心。” 这一案例充分彰显了我州营商环境的优化成果。
跨省协同 构建产业生态圈
此次招商考察活动不仅实现了项目签约,更在推动长效合作机制建立上取得重要成果。
考察期间,州投资促进局主要负责人重点拜访了佛山市投资促进局、州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分别商议了东西部资源整合开展联动招商、州县市打破资源信息壁垒开展联动招商。
在广东省黔东南州商会座谈会上,20余家企业对我州7大主导产业表现出浓厚兴趣。广东省黔东南州商会会长胡德芳评价道:“从项目签约到投产,政府指派‘服务专员’全程代办手续,这样的效率不输大湾区。”
明确路径 剑指优势产业集群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州明确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在强链补链方面,计划引进高端印染、智能织造等项目,着力破解产业链关键环节瓶颈。
正如州投资促进局主要负责人所言:“我们不仅要做好大湾区的产业承接者,更要成为价值链的共建者。” 随着贵广高铁提速工程启动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黔东南正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书写 “湾区研发+黔东南州制造” 的产业新篇章,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创造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