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聂蕾
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重要方式、重要载体和重要渠道。2024年,在中共黔东南州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政协的有力指导下,州政协团结带领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以提案工作为抓手,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提交了一批高质量提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黔东南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质量是提案工作的生命,关系提案工作的成效和价值。一年来,州政协通过加强委员培训、强化选题引导、搭建知政平台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提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政协委员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确保了提案内容符合实际、建议切实可行。同时,州政协还注重发挥政协智库专家参谋作用和专委会联系界别优势,广泛征集集体提案和委员自荐重点提案,进一步丰富了提案的来源和类型。2024年共提交提案362件,经审查,立案353件,这些提案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提案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经济建设方面,提案立足全州资源禀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如民建州委关于推进黔东南州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建议得到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立足山地特色,持续构建农业现代化“三大体系”,创新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农工党州工委提出的民宿经济发展建议,推动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等部门将民宿产业打造成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实现 “宿+旅” 融合发展新局面。此外,委员们还围绕道路基建、传统产业升级、数字经济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促使相关部门积极行动,推动产业不断壮大。
政治建设方面,提案紧扣基层治理和制度完善。如李晓应委员提出的切实减轻村级基层负担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由州委办牵头组织调研并制定了《村级组织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事项指导目录》,有效减轻了基层负担。张柱亭委员提出的加大宣传和切实推进黔东南州高层次人才服务政策的建议,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委员们围绕发挥“两院”职能、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有力助推了我州民主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方面,提案注重挖掘本土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张中俞委员关于红色资源助推“桥头堡”发展的建议,助力州委宣传部等部门立足州情实际,围绕“四区”定位和发展目标积极回应落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赖燕明等委员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提案,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政策落地,实现规划引领与设施建设双提升。杨斌斌等委员提出发挥“村超”“村BA”优势,推广黔东南民族美食的建议,助推“以赛促产、以赛促销”良好发展格局的形成。委员们还围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民族文化研究传承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建议,为繁荣我州多彩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会建设方面,提案直击民生痛点,推动治理能力提升。如民进州委关于推进黔东南州医联体建设的建议,助力州卫生健康局推动我州医联体建设提质增效,解决群众就医难题。王凤贵等委员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全州农村消防安全治理体系的建议,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完善防控体系,夯实救援力量,推动农村消防防御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此外,“一老一小”群体、职业教育、心理健康、就业培训等领域的提案,也为完善社会治理、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州工商联提出进一步优化提升美丽乡村环境整治的建议,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通过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激发村民自治,有力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州政协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员会提出的生态保护补偿建议,助力林业部门细化目标、加强监测,守牢生态底线。同时,委员们还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助力我州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提高提案办理质量,是发挥提案作用的关键。在提案办理过程中,州委、州政府领导亲自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并督促相关单位认真办理。各承办单位也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关于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提案办理“一把手”负责制、审签制,确保提案办理质量。同时,州政协还通过组织委员视察、开展提案办理协商、进行提案办理“回头看”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提案办理工作的督促检查,推动提案办理取得实效。截至2024年12月底,353件提案已全部办理答复,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充分展现了政协工作的务实担当与制度优势。
过去一年,州政协不断分析研究协商民主新形势下提案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提高提案质量为基础,以增强办理实效为目标,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提案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生动有序的良好局面。2025年,州政协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以更高政治站位服务中心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在担当作为上求提升;聚焦关键重点,在提案质量上求突破;推进实践创新,在沟通服务上求提高。切实以提案工作为纽带,凝聚各方各界智慧力量,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奋力书写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赋能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