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爱民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施行十年来,我国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不动产统一登记已经覆盖所有国土空间,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而在与普通人关联最紧密的城市房屋登记方面,全国目前已有2200个市县实施了“交房即交证”改革。(3月2日央视财经)
“交房即交证”改革作为与民生最紧密相连的实践,已在2200个市县落地生根。这一政策不仅解决了购房者长期以来的“办证难”痛点,更以高效的服务和扎实的信用保障,彰显了政府与企业的服务诚信与民生温度。
“交房即交证”不仅是对购房者的承诺,更是对开发商实力和政府监管能力的双重考验。政策要求开发商必须提前完成规划验收、消防审核、税费结清等全流程工作,确保项目合法合规。这种“硬约束”倒逼房企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率,淘汰资质不足的企业,推动房地产市场从“高周转”向“高质量”转型,促进行业良性竞争。
政策的成功落地离不开多部门的协同创新。国土资源、住建、税务等部门,实现“全程网办”和“上门服务”,让群众“一次不用跑”。这种跨部门协作打破了信息孤岛,体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治理智慧。
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保交楼”成为稳预期、惠民生的关键。试点各地的案例显示,“交房即交证”通过缩短办证周期,有效降低了房地产烂尾风险,增强了购房者信心,不仅缓解了消费者对“钱房两空”的担忧,还通过优化房企资金链,为行业注入稳定性,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服务有温度,改革无止境。“交房即交证”作为这一进程中的标志性成果,既是政府服务诚信的体现,也是民生温度的直接传递。未来,随着“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等服务的进一步普及,期待更多改革举措能持续破解民生难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