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志国 曾祥斌) 近年来,凯里市聚焦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通过岗位供给、技能培训、帮扶就业、优化服务等措施,全力促进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增收。
加强岗位供给促进就地就业。通过窗口经办、网络登记、上门走访、调研座谈等方式,摸清市内各类用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招聘岗位和零工需求信息,形成招聘需求清单。充分利用服务大厅、政务大厅、街(街道)、村(社区)等线下场所,以及招聘网站、微信微博、APP等线上途径发布招聘信息,推动岗位信息省级归集、多点联动发布,让易地搬迁群众及时获取市内或周边就业岗位信息。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35场招聘活动,其中在安置区开展易地搬迁专场招聘会2场,促进就业1200余人。
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竞争水平。多渠道深化培训后就业服务,深入易地搬迁安置点,对易地搬迁劳动力培训需求和愿望进行摸底排查,有针对性地对易地搬迁户等群体进行宣传组织发动,送训上门。紧紧围绕“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定培”目标,结合辖区内产业发展、工业园区用工需求,大力推行“定向型、订单型、输出型、扶智型”培训。2024年以来,开展易地搬迁职业技能培训441人次。
打造帮扶车间扶持带动就业。做好就业帮扶车间建设,积极认定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为就业帮扶车间,吸纳本地劳动力实现就业。在省、州人社部门的指导下,重点打造凯里市旭扬服饰等劳动密集型就业帮扶车间,主动深入宣传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场租补贴等人社惠企政策,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指引企业申报符合条件的惠企政策,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截至目前,全市认定就业帮扶车间(基地)14个,吸纳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224人。
优化公共服务促进劳务输出。结合灵活就业人员多现状,全面发挥零工市场作用,依托凯里市宁波路零工总市场,建设零工驿站4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全市安置区零工驿站累计登记求职人员2859人次,收集发布各类就业信息425条,成功推荐就业1784人次。充分发挥佛山劳务联络站作用,健全跨区域人岗对接机制,建立省外就业服务“一张网”,稳定外出务工易地搬迁劳动力稳岗就业工作,2024年以来全市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易地搬迁劳动力9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