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伍丽 杨德志) 仲春时节,走进天柱县白市镇沿江村,青山环绕,树绿花开。在村寨小道旁、村民房屋上、山林里......随处可见养有蜜蜂的蜂箱,而蜂箱上的白色标签在树木的映衬下格外引人关注。
“贴上标签的蜂箱都是已经被人认领了的,标签上详细记录了牧蜂人、蜂箱编号、认领时段、质量承诺、取蜜方式等信息,哪一箱是谁的,都分得清清楚楚。”沿江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武文介绍说。
沿江村是库区移民村,耕地少,发展局限性大,很多青壮年不得不外出务工。全村共540户1970人,而长期在家居住的只有200多人。
地少人也少,如何带领村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沿江村生态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蜜源植物,花期长,蜜源多,具备发展蜜蜂养殖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且养蜂人力投入不像其他产业要求那么高,村内很多村民都有养蜂基础。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经过深入探讨、多方考量,决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蜜蜂产业。
为打开蜂蜜销路,驻村工作组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借助抖音、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创新推出的“蜂箱认领”模式,消费者只需认领一箱蜜蜂,便可定期收到合作社精心酿造、新鲜直供的优质蜂蜜,还能在闲暇时来到村里,亲自体验养蜂的乐趣,了解蜂蜜的生产过程。这种新颖的销售方式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参与感,也极大地提升了沿江村蜂蜜的知名度和销量。
“目前,我们村级合作社和村民一共养有蜜蜂200多箱,平均每箱一年可以收10公斤蜜,年产量2000多公斤,年产值就有40万元左右。”杨武文说。
除了蜜蜂产业,沿江村还积极推进牛羊养殖、油茶种植等产业协同发展。目前,种有油茶400亩、钩藤300亩、楠竹林2000亩,有养牛、养羊大户3户。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多种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沿江村的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大幅增长。2024年,沿江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较2022年增加了10万元。
“2025年,我们还将大力发展肉兔养殖,将肉兔养殖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另一个项目来进行推广。目前我们引进了100多只种兔,争取今年能够实现养殖规模达到2000只以上。”杨武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