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路路 石世艳) 3月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在黄平县盛大开启。由中国科协宣文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北京飞行者航空航天科普促进中心、共青团贵州省委员会、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教育厅和贵州省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飞天梦大课堂”第四届“中国飞天梦-科普贵州行”暨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2025“千场科普十万人计划”“春季开学第一课”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黄平,为当地莘莘学子呈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航空航天知识科普课。
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贵州省总队深入黄平县新州镇第三小学与第二小学,开启了这场知识的奇妙之旅。志愿者们采用互动式授课方式,生动讲述古今中外人类对飞天梦的不懈探索历程,从飞机的五大结构,到成为飞行员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课堂上,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积极踊跃地举手参与互动,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黄平县新州镇第三小学的学生吴芳李洋激动地分享道:“今后,我定会努力学习,用知识为祖国贡献力量。” 新州镇第二小学的学生吴雨阳也兴奋地说:“开模拟飞机的体验让我立下志向,长大后要成为一名航天员,为祖国增添光彩。”
自2022年起,北京飞行者航空航天科普促进中心积极在贵州布局,组建省总队、高校支队、在黔服务研究生支教团支队及西部计划志愿者支队,广泛发动青年科技志愿者深入基层。截至目前,已在贵州省9个地州62个区县开展了547场航空航天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累计科普122311名青少年,在全社会营造出了浓厚的航空航天公益科普氛围。这些活动如同点点繁星,在贵州大地营造出浓厚的公益科普氛围,有力推动了航空航天事业及科普工作的蓬勃发展。
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贵州省总队社会工作部部长杨梅表示:“后续,我们会在贵州9个市州持续推进‘中国飞天梦千场科普十万人计划’活动,计划开展1000场科普活动,覆盖十万人次青少年,让飞天梦的种子播撒在贵州的每一寸土地。”
据悉,黄平县的此次活动,作为中国飞天梦学雷锋科技志愿服务周系列活动的首站,以及“千场科普十万人计划”在黔东南州的首次实践,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让学生切实领略到科技的无穷魅力,更为黔东南州的科普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下一步,黔东南州科协将邀请中国飞天梦科普贵州行科技志愿服务团走进更多中小学校,开展更多场次的科普活动,让我州青少年深入了解航空航天知识,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质。”黔东南州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潘仁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