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3月06日

仰阿莎街道幸福社区:

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洁茹 杨菊梅)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近日,笔者走进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幸福社区就业帮扶车间,只见车间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们抓生产、抢订单,为新的一年开好头、起好步。

在藤编车间的流水线上,工人们熟练地操作机器打制藤席。另一边,一根根细长柔软的藤条在工人的指尖灵活穿梭,弯、折、穿、拉……一张张藤席逐渐编织成型。

“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12月份去了,现在大家都在加班加点赶订单。”贵州尚亿腾业工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远英说。

“开业那天,老板给我们每个人包了个大红包,鼓励我们积极工作,在这里干活不累,每天都是欢声笑语,很充实。”幸福社区居民杨政清说。

据了解,幸福社区是剑河县4个易地搬迁社区之一,为实现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社区积极引进、建设就业帮扶车间,目前已建成藤编厂、手套厂、玩具厂等4个就业帮扶车间,解决了300余人的家门口就业问题。

“为帮助更多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对接企业,了解用工需求,同时入户走访居民,了解就业意向,为企业和居民牵线搭桥,把‘人找岗’变成‘岗找人’,实现返乡回流人员动态监测,确保就近就地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万胜军表示。

今年,幸福社区又有两家企业入驻。在贵州隆盈制衣工厂,机械设备已整齐排列、有序就位,车间内十多位工人在流水线上试工,不时有人前来应聘。

“年前,社区的工作人员就来家里宣传,听到社区有新厂招人,我就报名了。”正在车间参加培训的万丽芳表示,自己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到处打零工,现在挣钱顾家两不误,这份家门口的新工作,她很满意。

“我们车间主要吸纳社区就业难、在家带小孩的宝妈这一类人员,目前已吸纳150人就业。”贵州隆盈制衣工厂厂长董麦英介绍。

越来越多企业的入驻,为社区及周边居民带来更多就业岗位,让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更加稳定。

下一步,剑河县将继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在就业增收、产业发展、社区治理、监测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易地搬迁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城市资源,融入城镇生活,过上新市民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

--> 2025-03-06 仰阿莎街道幸福社区: 1 1 黔东南日报 c287258.html 1 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