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3月07日

笃行实干担使命 聚力攻坚谱新篇

—— 2024年黔东南州组织工作综述

○ 通讯员 周组轩

初心源于信仰,使命呼唤担当。在“村超”“村BA”火热实践中,党员干部化身服务员、引导员、治安员;在镇远、施秉、锦屏等抗洪抢险一线,他们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全力组织群众安全转移;在乡村振兴前沿,他们倾听群众诉求,努力协调各方资源巩固脱贫成效……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无处不在。

回顾2024年,黔东南州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全州组织工作质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黔东南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凝心铸魂,筑牢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

思想铸魂,信念筑基。一年来,全州组织系统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筑牢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抓实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工程,对全州1800余名在职县级领导干部、乡镇(街道)党政正职进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举办党员教育州级重点培训38期,带动县级普遍培训359期,基层党委兜底培训588期,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2万余场次,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思践悟、细照笃行。《千寨欢歌》入选中组部2024年党员教育电视片重点选题。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州委关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决策部署,采取以研辅学、以案促学、以训助学、以导督学、以干验学“五学”措施,推动全州16个县(市)、95家州直单位、9348个基层党组织、19.47万名党员参加党纪学习教育,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具体内容不漏项。

——务实开展履职能力培训。制定《关于构建“1+16+N”干部教育培训联动办学格局的实施意见(试行)》,落实党校基本培训任务,举办第41期中青班等基本培训班次20期。选派711名领导干部参加省级及以上相关调训班次学习,组织收看新时代学习大讲堂32期,举办黔东南大讲堂3期,各级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各项本领不断增强。

选贤任能,激励广大干部锐意进取

为政之道,惟在得人。一年来,全州组织系统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聚焦选优配强、推动发展,持续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工作,着力培养造就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突出事业为上选干部配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扎实开展县(市)领导班子届中调研、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专题调研,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了解各部门领导班子运行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常态化做好领导班子补充调整。统筹做好涉改部门领导班子配备、分流,抓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完成州能源集团、旅产集团、苗侗医药集团等领导班子选配,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更强、结构更优。

——突出后继有人培养年轻干部。健全年轻干部长远规划、培养砺炼、日常监督、选拔使用“四项机制”,推动干部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交流任职,选派71名年轻干部外出挂职锻炼或跟岗学习,培养储备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从州直、县直机关单位选派50名干部到县(市)、乡镇(街道)挂职。持续跟进培养州县互派交流任职的65名干部,4名年轻乡镇(街道)党政正职提拔交流到省州直属单位任职,切实让年轻干部在实干实践中磨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突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干部。探索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有效渠道,突出抓好“一把手”、年轻干部等重点岗位日常管理监督,抓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因私出国境管理等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综合考核系列文件,优化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精简考核指标,面向州直单位和县(市)的考核指标总体上精简50.2%。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推动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向基层一线倾斜。台江县台盘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德同志获评全国“最美公务员”。

强基固本,持续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一年来,全州组织系统坚持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紧紧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汇聚基层治理多元合力。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大力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抓四强”行动,开展基层党组织“排队抓尾、双整双创”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排查整顿,选拔一批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招录一批村(社区)干部进入乡镇干部队伍,帮助一批村(社区)干部和村级后备力量提升学历,培育储备一批村级后备力量。探索建立“精选对象分类培养、团队辅导跟踪培养、整合资源帮带培养、依托园区示范培养、激励引导双向培养”的“五措联动”乡村振兴农村领军人才培养机制,向29个村开展选聘集体经济组织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示范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实施“四抓四强”促乡村全面振兴》做法获《党建研究》刊载。

——深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以“四个优化”为抓手,建立州、县两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全州35个街道(城关镇)优化设立165个城市社区,在1873个综合网格建立网格党支部446个、党小组1401个。深化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和“双报到”工作机制,全州2020个基层党组织4.18万名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全面厘清社区组织权责清单、优化工作事项,全面推广城市“社区红管家”党建品牌创建工作,《贵州黔东南州:创设“社区红管家”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入选第七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深度筑牢其他领域党建根基。聚焦机关、国企、学校、医院、新兴领域等基层党建薄弱环节开展专项调研,推动调研成果转化。扎实推进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和模范机关创建,抓好“5+2”清单落实。健全完善国有企业“一清单三规则”,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全过程。全面开展教育系统“五强五好”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不断提升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质量。强力抓好党建促医德医风、师德师风转变工作。在“两新”领域全面开展“双强六好”示范党组织培育126个,全覆盖建立“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站70个,引导1294家民营企业参加“万企兴万村”行动。台江天能集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汇才聚智,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聚人才之力,强发展之势。一年来,全州组织系统紧扣“四新”“四化”、“桥头堡”建设等重点任务,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引才力度更大。聚焦医疗卫生、大数据等重点领域,通过组团参加贵州第十二届人博会、赴高校专项引才等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30人、急需紧缺人才493人。抓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向省推荐申报医疗领域优秀青年人才13名、创业人才33名。实施“银龄计划”引进州外银龄人才27人。依托中组部“博士服务团”、东西部协作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项目,向佛山市争取选派257名专家人才到我州开展支医支教支农,从北京、山东以及省直医科院校直属医院柔性引进7名博士、2名正高职称到州属医院帮扶,更好吸纳各类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育才方式更活。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入实施州管专家、“三名工程”等人才培养计划,持续跟踪推动6名省管专家、70名州管专家、271名州级“三名工程”名人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举荐优秀人才外出访学,入选“西部之光”1名、“甲秀之光”访问学者21名。抢抓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和东西部协作机遇,以台江、锦屏、从江、榕江、剑河5个帮扶县为重点,探索建立全域联动促帮扶体系优化、区域联合促帮扶力量互补、服务联抓促帮扶动能增强“三联共促”帮扶工作机制,医疗、教育、农业科技领域帮扶成效显著。

——留才措施更实。出台《关于实施“五大行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黔东南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黔东南州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启动州级人才公寓建设工作,积极开展节日走访慰问人才活动,精心组织第四届“人才日”系列活动,召开州委专家人才座谈会、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等10余项活动,引领带动全州各领域专家人才感受“专属节日”氛围。

打铁必须自身硬。一年来,全州组织系统始终把“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摆在首位,聚焦争创一流、打造模范部门目标,突出政治建部、公正立部、能力强部、从严治部,推动组织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2025年,全州组织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州委要求,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做好全州组织工作,为黔东南州高质量发展作出组织系统更大贡献。

--> 2025-03-07 —— 2024年黔东南州组织工作综述 1 1 黔东南日报 c287369.html 1 笃行实干担使命 聚力攻坚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