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康莉 通讯员 姚敦根) 近日,州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全州酸汤产业发展专题会议精神,以工业化理念推动酸汤产业“裂变式”发展,通过技术赋能、标准引领、品牌护航等举措,全方位助力酸汤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印发《黔东南州市场监管局助力凯里酸汤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致力于做大做强凯里酸汤公用品牌,推动酸汤产业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在技术赋能方面,针对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提出的酸汤发酵周期长、品控能力弱等问题,州市场监管局聘请科研院校5名专家,组建酸系食品技术团队,筹建贵州发酵酸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并购置先进检测仪器,具备多项检测能力与资质,为酸汤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同时,加强对酸汤原料辅料市场的检查,督促落实准入制度。邀请科研力量开展技术攻坚,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开发创新产品,推动高校专利技术转化。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引入自动化生产工艺,将生产周期缩至7天左右,并指导23家酸汤企业优化生产线与发酵工艺,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合格率,还畅通投诉举报热线,保障消费者权益。
标准引领是酸汤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州市场监管局以市场为导向,遵循“有标贯标、无标制标”原则,指导推进酸汤新产品系列标准研制,修订完善相关标准,已制定36项酸汤相关标准,并率先编制《凯里酸汤标准体系》“一图三清单”,收录673项现行有效标准,覆盖酸汤全产业链。此外,还组织3场“标准入企”培训,覆盖超500人次技术人员,推动标准实施运用,助力酸汤产业朝着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为擦亮“凯里酸汤”品牌,州市场监管局采取多项品牌护航措施。建立跨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查处15起商标侵权案件,挽回损失800万元,指导规范使用地理标志,推动原产地保护申请。启动品牌孵化中心项目,联合电商平台发起挑战赛,孵化网红单品,提升线上销量。对接多家渠道商,推动产品进驻全国门店,建设展示展销中心。推出“一站式”服务,缩短企业投产周期,推行登记注册便利化,新增46家酸汤企业。协调金融机构创新“酸汤贷”产品,发放1.2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惠及18家企业。利用行业协会职能,开展“以商招商”,吸引12个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项目落地,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
截至目前,全州酸汤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品牌价值超30亿元,带动近万人就业。下一步,州市场监管局将持续简化企业申报流程,强化“服务型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企业运用新质生产力,延伸酸汤产业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为实现酸汤年产值80亿目标贡献力量,为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