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5年03月11日

把民生愿景“绘”成幸福实景

—— 凯里市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综述

○ 通讯员 熊顺才

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4年,凯里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用心用情办好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最在乎的事、最牵挂的事、最期盼的事,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多措并举稳就业

“通过零工驿站的推荐,我现在到凯里金泉国际小区做服务员,每月工资4000多元,还包吃包住,非常感谢社区零工驿站的帮助。”家住白午街道福和社区的居民杨银凤高兴地说。

杨银凤的稳岗就业只是凯里市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凯里市聚焦重点群体就业,打出就业“组合拳”,让群众端稳就业“饭碗”,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并采取“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企业+零工市场”的方式,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帮助更多群众实现稳岗就业。2024年,凯里市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90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65万人,农村劳动力省外务工5.75万人;开展招聘活动35场,提供岗位4.68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9400余人;已建成公益性零工市场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零工驿站4个,推荐零工就业1.52万余人次。

同时,为让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凯里市持续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后续扶持工作,通过建设扶贫车间吸纳、抓好搬迁劳动力外出就业服务等措施,为易地搬迁群众提供多元、高效的就业服务,实现了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的目标。

优质教育结硕果

“非常开心,新校区让我们上学很方便,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2024年9月10日,凯里市第八小学华亿校区举行秋季开学典礼暨教师节活动。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生们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开启了崭新的校园生活。

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民生之本。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凯里市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坚定不移推动教育强市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2024年,凯里市投入4.6亿元建成教育项目44个,新增学位10620个,有效化解大班额272个,凯里七小龙溪校区、八小华亿校区、十三小冠顺校区、一初未来城校区等项目建成投用,“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增加。

此外,学前教育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6.86%,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1.19%。凯里一中顺利通过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复审评估,凯里八幼升创为省级一类示范幼儿园,凯里四幼通过省级一类示范幼儿园复评。深入实施集团化办学,以城区优质学校作为集团总校,辐射全市教育教学资源较薄弱的中小学及各镇(村)教学点,通过以城带镇、以强带弱,持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群众健康有“医”靠

走进下司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大厅宽敞明亮,就医场所温馨、舒适,医护人员正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诊疗。

“现在方便了,身体不舒服,出门走几步路就能到医院,这里环境好,服务也好。”前来就医的周奶奶连连夸赞道。

近年来,凯里市坚持把发展卫生健康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卫生资源拥有量不断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2024年,凯里市深入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八个专项行动”,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7.22%;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成员单位,稳步推进国家级肝胆肿瘤诊疗中心创建工作,骨科和心血管内科纳入省级重点专科项目;建成市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市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级甲等复评审;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省级预评估;完成32个村卫生室乡村振兴健康守护工程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下司镇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如今,一个个民生亮点,一项项民生实事,犹如和煦春风,温润着百姓心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愿景,已经成为凯里人民生活的写照。

--> 2025-03-11 —— 凯里市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综述 1 1 黔东南日报 c287752.html 1 把民生愿景“绘”成幸福实景 /enpproperty-->